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创新速度快得惊人,Coinbase 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刚刚抛出一个重磅消息,引发广泛讨论。根据 BSCNews 在 X 上分享的最新动态,Armstrong 的目标是在十月前实现 Coinbase 每日代码有 50% 由 AI 生成。没错——作为最大交易所之一的运行代码,未来可能有一半来自人工智能工具。
对于不太熟悉技术细节的人来说,AI 生成代码是指使用类似 GitHub Copilot 或自定义 LLMs(large language models)等先进 AI 模型,根据开发者的提示自动编写软件代码。这并不是说机器人要接管一切;更像是拥有一个超级聪明的助手,加速机械化工作,让人类可以把精力放在更有创意和更复杂的部分。
Armstrong 在推文中透露,目前 AI 已经负责 Coinbase 约 40% 的日常代码产出。他一直是这项技术的支持者,甚至曾因为工程师未能尽快采用而裁员——不过他后来在采访中称那做法“过于强硬”。目标很明确:提高生产力,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
这一消息(最初由 Decrypt 报道)也反映了科技行业的更大趋势。OpsLevel 的一项调查显示,94% 的公司已经在使用 AI 编程助手以更快编写代码并更快将产品推向市场。就连 Y Combinator 最新一批创业公司中,也有四分之一的公司依赖 AI 来完成其 95% 的代码。
但让我们把话题拉回到 Meme Insider 关心的点:meme 代币。试想如果 AI 成为区块链开发的常态,会带来什么可能性。meme 币的创造者——通常是资金紧张、时间受限的 degens——可以利用 AI 快速生成智能合约、在像 Binance Smart Chain (BSC) 这样的链上部署代币,甚至自动化社区机器人。它可以降低入门门槛,可能催生新一波病毒式传播的梗币和创新项目。
拿 AI 专家 Andrej Karpathy 提出的“vibe coding”来说。这是一种随意的做法:你给 AI 提示,复制粘贴输出,稍微调整直到可用,然后继续——非常适合一次性原型或快速的 meme 推出。Karpathy 在推特上也提到,这对周末项目很有趣,但警告不要在严肃项目中过度依赖。
当然,也并非尽是好消息。社区中有一些合理担忧在升温。AI 会不会取代加密行业的开发者工作?如果人们不完全理解生成的代码,会不会导致更多漏洞?数据所有权又如何——大多数 AI 模型是以人类编写的代码训练的,但那些原作者是否能获得任何署名或补偿?Vana 的 Art Abal 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我们不建立公平的体系,可能会变成“data cows”。
Armstrong 强调要负责任地使用这些工具:代码仍需人工审查,并非适合业务的每一个环节。但如果 Coinbase 真能达到 50% 的目标,这可能为其他加密平台树立先例,包括 meme 领域的项目。
你怎么看?AI 会不会成为下一波大规模 meme 币狂潮的催化剂,还是会带来更多 rug 和漏洞?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并关注 BSCNews 的原始推文 获取更多更新。像往常一样,DYOR,在这个疯狂的加密世界里保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