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每一次公告都可能引发舆论风暴,最近一条 X 讨论串正把社区搅得沸沸扬扬。一切始于付款巨头 Stripe 和 Circle 更深入布局区块链技术、打造自己的 EVM 兼容链的消息。但这究竟是以太坊(EVM 背后的原始平台)的利好,还是大公司又一次在割韭菜?我们用对话式的方式拆解一下,并看看这与 meme 代币的狂野世界有什么关联。
先说说这些新链到底有多重要。发行热门稳定币 USDC 的公司 Circle 刚刚公布了 Arc——一个完全 EVM 兼容的 Layer-1 区块链。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轻松迁移以太坊应用,同时还能享受用 USDC 支付 gas 费和超快交易等优势。详见 CoinDesk 的报道。与此同时,以线上支付闻名的金融科技巨头 Stripe 正低调打造 Tempo,这是另一个面向稳定币、高性能的 EVM 链,与加密风投公司 Paradigm 合作。Fortune 在这篇文章中爆料了相关细节:here。
接下来登场的是 Bankless 播客联合主持人、知名加密投资人 Ryan Sean Adams。他给出了一个偏乐观的观点:“It's massively bullish for ethereum that stripe and circle are building EVM chains. The E in EVM stands for Ethereum - they'll all connect to Ethereum. A company ledger will never be the world ledger. Ethereum = world ledger ETH = world reserve asset。”在他看来,这些链最终会反哺以太坊生态,强化其作为最终全球结算层的地位。
但并非人人买账。DBA Crypto 联合创始人、自称“lower-case r researcher”的 Jon Charbonneau 回击道,直言不讳:“Saying that Stripe and Circle building their own L1s is bullish Ethereum bc they’re EVM is crazy cope. These chains will just be bullish for Circle and Stripe equity holders if they’re successful. Not everything is bullish our bags.” 这一句戳中了要害,提醒我们并非每项发展都会拉升我们的投资组合。Jon 指出,虽然 EVM 兼容对开发者很友好,但真正的受益者可能是这些公司的股东,而不是 ETH 持有者。
讨论串于是炸开了锅,回复如潮。一位用户 @0xMert_ 嘲讽这种逻辑:“It's massively bullish for Intel that stripe and circle are building blockchains. The 'smart' in smart contract stands for microprocessor.” 其他人也用讽刺回应,比如 @antiprosynth 开玩笑说要把所有 ETH 卖成 TIA(Celestia 的代币)。下面这张梗图恰到好处地捕捉了这种氛围:
典型的加密圈 X——把严肃争论变成梗图金句。Backpack 的 Armani Ferrante 更乐观一些:“Every EVM developer contributes to Ethereum's network effect. That's pretty bullish.” 但 Jon 反驳说,按这种逻辑,BNB Chain 或 Avalanche 这类 EVM 分支也同样是利好。
这对 meme 代币意味着什么?
现在,把视角拉回我们在 Meme Insider 关心的重点:meme 代币。这些新链可能会带来巨大变局。Arc 和 Tempo 针对支付与稳定币做了优化,而稳定币正是 memecoin 交易的命脉——想象在 DEXs 上用 USDC 做快速兑换。如果这些链成功,它们可能吸引寻求低费用和高速交易的 meme 项目,从而有可能把流动性从以太坊的 L2s(比如 Base 或 Arbitrum)抽走。
反过来,因为它们是 EVM 兼容的,meme 开发者可以轻松在多链部署代币,推动跨链 meme 的扩展。想象一个以狗为主题的代币原生部署在 Arc,同时无缝桥接到以太坊以获得全球曝光。然而,正如 Jon 所警告的,价值可能更多流向 Stripe 和 Circle,而非 ETH 本身,这会影响建立在以太坊上的 meme 代币生态。
区块链演进的更大图景
这场争论凸显了加密领域的一个核心张力:去中心化 vs. 企业控制。以太坊开创了 EVM,使其成为智能合约的事实标准(基本上就是区块链上的自执行代码)。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分叉并建立自己的版本,这究竟是在削弱以太坊的护城河,还是在扩大蛋糕?Ryan 认为这是扩张;Jon 则担心可能导致碎片化。
对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提醒:要保持敏锐。像 EVM 这样的工具确实降低了创新门槛,但弄清价值流向——无论是流向股权、代币还是网络——至关重要。如果你在做 meme 交易,留意这些链如何与像 USDC 这样的稳定币整合,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更便宜、更快的拉升(或跳水)。
你怎么看——这对 ETH 是利好,还是企业版的自我安慰?在评论里留下你的观点,完整线程见 这里,更多笑点和洞见等你发现。继续玩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