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加密货币和 DeFi 世界里,“AI agents” 这样的流行词被频繁抛出。但它们到底是什么?最近一则由 @Defi0xJeff 在 X 上的帖子以一种既发人深省又对任何在这一领域中航行的人都至关重要的方式将其拆解开来。我们一步步来解读,语言尽量直白——不堆砌行话。
首先,@Defi0xJeff 提醒我们,AI 代理并不仅仅是花哨的脚本、算法或自动化机器人。自动化任务固然有用,但那不是全部。真正的 AI 代理是智能系统,能做更多事:它们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取信息、根据目标进行推理、识别模式、从中学习并采取主动行动——甚至包括其创建者没想到的行为。把它想象成一个会自我进化的智能助理,全天候工作以适应和改进。
他把这一定义归功于 @almanak,并总结为:一个持续适应、学习、改进并全天运作的智能系统。对快速浏览的人来说,这就是要点。
现在,现实要敲个警钟——如今市面上大多数所谓的“agents”并不是真正自主的。根据该帖,超过 90% 只是普通软件,外面贴了个代币而已。另有约 5% 把大型语言模型(LLMs)像 ChatGPT 之类接上了。大约 4% 可称为 AI 自动化工作流,这算是进步但仍然不是完全的事情。只有 1% 是半自主的,极少数 0.1% 是领域专用的自主系统。哎——这意味着我们要剥开大量炒作才能看到真相。
这并不表示这些项目没有价值;它们在加密交易、DeFi 策略甚至 meme 代币生态中仍能产生实际效用。但作为区块链世界的投资者或建设者,关键是别被叙事牵着走。以为自己买到的是尖端 AI,结果只是一个工作流,这样的投资可能会教你一课。
对该帖的回复也反映了这种观点并补充了不少见解。例如,@VigWadarajan 称这是“一次很棒的拆解”,并指出大多数只是漂亮的工作流,真正的魔力在于适应性。@hvxcrypto 把 agentic 系统看作是一个谱系,认为即便是通过循环工具调用并配合精巧工程也可以算是 agentic,但强调需要一个“AI agentic mesh”来避免混乱。
还有人用幽默和洞见加入讨论:[@plebeybobs] 开玩笑说有些项目对接了 GPT 的 API 就宣称自己造出了新的 AI 代理。[@0xYue5] 强调反馈回路、以目标为导向的推理和自适应行为比一个在 OpenAI API 上的漂亮界面更重要。[@Souravk31539216] 则力荐 @SentientAGI 是业内最好的玩家之一。
就连代表 $MIA (Modular Intelligent Agent) 的 @mwa_ia 也同意大多数代理只是披着面具,而真正的 AgentFi 意味着自治、有目的性和自驱式的价值产生。
那么,这对 meme 代币和区块链从业者来说为什么重要?在 meme coin 世界里,炒作能在一夜之间推高价格,理解与 AI 主题项目相关的技术本质至关重要。与真正 AI 代理挂钩的代币可能会改变 DeFi 的玩法——想象那些能从市场模式中学习的自治交易机器人,或在无人干预下管理流动性池的代理。但把一个简单脚本误认为是代理,可能就等于押注空气。
如果你在构建或投资,采纳 @Defi0xJeff 的建议:搞清区别。深入了解像 SentientAGI 或 MIA 这样的项目,并始终对炒作保持怀疑。AI 在加密中的未来很光明,但前提是我们关注真实的创新,而不是噱头。
保持信息敏感、保持怀疑精神,并继续在这个狂野的 Web3 领域里构建。你怎么看 AI 代理——只是炒作,还是会长期存在?在下方评论里说说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