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MartyParty 谈再工业化:人工智能职位变动如何催生迷因币机会

MartyParty 谈再工业化:人工智能职位变动如何催生迷因币机会

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与宏观经济领域,像 MartyParty 这样的声音以其犀利见解脱颖而出。作为加密评论员、宏观分析师以及 The Office Space 播客的主持人,MartyParty 常把大局趋势与区块链影响结合起来。他最近的一条推文引发了区块链爱好者的讨论,强调全球变动如何波及迷因代币领域。

解析 MartyParty 的观点

MartyParty 的推文直截了当: "The west has to reindustrialize. Blue collar jobs were shipped to China. White collar jobs will be replaced by AI. Blue collar jobs will return in mass. Time to manufacture again. 37 trillion and nothing to show for it."

我们来分解一下。蓝领工作指的是体力劳动岗位,比如工厂或建筑工作,这类工作大量外包到中国等国家以降低成本。白领工作则是在办公室进行的任务,比如数据分析或编程——这些正是人工智能(AI)迅速介入的领域。简单来说,AI 是模拟人类智能来执行任务的技术,通常速度更快且不会休息。

MartyParty 认为,随着 AI 自动化更多的办公室工作,西方(比如美国和欧洲)将需要恢复制造业以创造稳定就业。他提到的“37 trillion”大概在指巨额的美国国债,暗含多年支出却未建立起持久基础设施的意味。

这不仅是经济议论,更像是一记警钟。推文下的回复反映了类似的观点,用户指出对服务业的过度依赖(比如咖啡师)的问题,以及需要在芯片生产和稀土等关键技术资源方面,对像中国这样的全球参与者形成真正的经济杠杆。

这对迷因代币和区块链意味着什么

你可能会想:再工业化和迷因币有什么关系?迷因代币,那些由社区驱动、常源于网络笑话或热点(如 Dogecoin 或近期在 Solana 上走红的项目),依赖叙事与热度。但它们也对宏观经济氛围非常敏感。

首先,AI 带来的岗位震荡可能会把更多人推向加密领域。如果白领被自动化取代——比如开发者被 AI 工具替代——他们可能会转向交易或在区块链上构建项目,作为副业或彻底转型。我们以前已经见过:在经济低迷时,散户对加密的兴趣会激增。更多参与者意味着迷因代币的流动性增加,可能为下一轮牛市提供推动力。

其次,再工业化为区块链技术在制造业的落地打开了机会。供应链可以利用去中心化账本进行透明追踪,减少欺诈和低效。虽然迷因币并不直接与这些应用挂钩,但“现实世界用途”的热潮常常会溢出到代币市场。设想一些戏谑工业回潮或 AI 颠覆的迷因项目——比如围绕“AI vs. Humans”或“Factory Doge”主题的代币——如果这些项目能与美国债务或中美贸易紧张等宏观故事结合,可能会抓住社区的想象力。

MartyParty 也曾就迷因币发表评论,认为它们更像“收藏品”而非证券,在围绕 SEC 的监管讨论中是这样定位的(链接到他的推文)。他把迷因币看作是测试区块链网络能否承载更大事物的第一阶段,比如代币化 IPOs。从这个角度看,他关于再工业化的观点与加密的演进是一致的:从有趣的迷因走向更严肃的经济工具。

对区块链从业者的机会

对于区块链从业者而言,这是一个提升技能的信号。随着 AI 与加密结合——比如基于 AI 的交易机器人,或在 Solana、Ethereum 上运行的去中心化 AI 网络——理解宏观趋势变得尤为重要。Meme Insider 建议深入研究像 MartyParty 的播客,或探索像 pump.fun 这样的平台注册并发行你自己的趋势型代币。

再工业化听起来有些老派,但若与 AI 和区块链结合,可能会孕育出创新的迷因叙事。无论是嘲讽企业 AI 越权的代币,还是庆祝蓝领韧性的项目,最终都由社区来决定。关注像 MartyParty 这样的意见领袖,可以为判断市场走向提供更多线索。

你怎么看——AI 导致的失业会推动迷因币的采纳吗?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