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我们衡量成功的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就像互联网公司从计算页面浏览量转向关注每日活跃用户,最终重视收入一样,加密领域也在经历类似的变革。最近 来自 Bitwise CEO Hunter Horsley 的推文 强调了对 layer-1 和 layer-2 区块链的关注点如何从规格与速度,转向应用与开发者,再到 TVL 和交易量。现在,讨论的重心正在转向收入,作为真正的北极星指标。
Horsley 的帖子引用了 Laura Shin 主持的 Unchained 播客中的一段片段,受访者为 Solana Foundation 总裁 Lily Liu。对于不熟悉该术语的人,TVL 指的是协议或区块链中锁定资产的总额,常被视为信任与流动性的标志。但正如 Liu 在播客中解释的那样,TVL 容易被操纵——比如通过激励来人为放大数字,而并无真实的活动。相反,她认为由实际 transaction fees 得出的收入,更能体现生态系统的真实效用和价值创造。
为什么收入胜过 TVL
Liu 把这种演进类比到早期互联网时代,那时应用下载量和月活跃用户是初期指标,但真正成熟则来源于收入流。在加密领域,自从 2020 年的 DeFi 夏天以来,我们一直停留在 TVL 上。TVL 是有用的起点,能展示市场深度,但它并不能讲清全部故事。举个例子,你可以在一个协议里锁入 1 亿美元,然后一年只动两次——仅在进出时支付手续费。这确实是流动性,但并非持续的经济活动。
而收入则来自像 base fees(每笔交易的固定成本)和 priority fees(为加速处理支付的额外小费)等来源。以 Solana 为例,虽然通胀会奖励那些 staking 的人,但真正的“奶酪”来自高交易量带来的这些 fees。Liu 指出,像 Ethereum 的 layer-2 扩容方案之类的架构可能会分散这种价值捕获,把执行分布到多个环境,从而减少回流到 token 持有者的份额。
她也提到关于“刷量”的担忧:确实,收入也可能被刷单或激励放大,但这比操纵 TVL 更昂贵,因为你实际上是在支付 fees。随着时间推移,即便其他地方收益更高,用户仍愿意留在某个协议上,这才是真正的信任信号。Liu 强调,加密正在超越像 TVL 这样的“种子阶段”指标,迈向像收入这样的“Series B”级别指标。
对 meme 代币的影响
在 Meme Insider,我们专注于 meme tokens,那些由社区推动、容易病毒式传播的资产,通常在像 Solana 这样的链上发起。meme coin 一直是炒作之王,在价格暴涨时会驱动流动性池中的 TVL 激增。但如果收入成为常用指标,这会如何改变游戏规则?
首先,meme 代币依赖交易量存活——每一笔交易都会为底层区块链产生 fees。Solana 以其低成本、高速交易成为 meme 交易的热点,为其收入做出了显著贡献。想象一下:像 Dogecoin 这样的热门 meme,或基于 Solana 的 Bonk,可能累计数百万美元的交易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 fees,惠及 stakers 与 validators。
然而,大多数纯粹的 meme 代币本身缺乏内建的收入模型——它们更像对社区热度和传播性的投机。当行业转向收入为王时,成功的 meme 可能需要进化。那些结合实用性的项目会更有竞争力,比如与 DeFi 协议、NFTs 集成,或甚至简单的收益共享机制(例如把部分交易费返还给持有者)。Liu 提到生态系统有三层:网络(像 Solana)、应用和资产。meme 代币位于资产层,收入可能来自收益率或代币化玩法。
这一指标演进可能会把短期炒作与可持续项目区分开来。投资者可能会开始问:这个 meme 是否为链带来真实的收入,还是仅仅是一笔随时可能蒸发的锁定价值?对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信号——要专注于构建能产生持续 fees 的应用,而不仅仅是初始的锁定量。
展望未来
Horsley 提出的“the revenue as a key metric in focus conversation for crypto is beginning”这句观察听起来很贴切。在像 Liu 这样的领导者推动下,预计会有更多仪表盘和分析工具将收入置于优先位置,超过 TVL。像 DeFi Llama 这样的工具已经开始聚合这些数据,并按协议、应用和资产进行细分。
如果你正在研究 meme 代币,关注它们对生态收入的贡献——这是持续影响力的信号。随着加密走向成熟,这些正念指标(正如某条回复所说)将引导我们从虚荣指标走向真实价值。
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更多关于 meme 代币和区块链趋势的见解。你如何看待这次转变?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