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Stripe 与 Circle 的 L1 上线引发辩论:为何分发胜过区块链护城河

Stripe 与 Circle 的 L1 上线引发辩论:为何分发胜过区块链护城河

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创新速度如闪电般迅猛。近期支付巨头 Stripe 与稳定币公司 Circle 的宣布点燃了广泛讨论:两家公司都在推出自己的 Layer-1(L1)区块链——Stripe 的 Tempo 和 Circle 的 Arc。但为何选在此时入局?这对更广泛的生态意味着什么?X(原 Twitter)用户 @QwQiao 的一条发文精准捕捉了这种观点,强调在这场竞赛中,distribution(分发)或许才是真正的王者。

@QwQiao 的帖子迅速走红,阅读量超过 1.5 万,其内容写道:“saw a lot of cope on the tl about stripe/circle launching their own l1 im actually surprised it took them this long to announce their own l1. why would u leak value and lose control to another chain when u already own the distribution? have argued for a long time that chains have little moat relative to the distribution layer.” 这里“cope”指的是一些加密社区成员用来淡化重大消息的否认或自我安慰,“tl”是 X 的 timeline(时间线)。L1 区块链指的是网络的基础层,比如 Ethereum 或 Solana,负责核心的安全性与共识。

这个观点之所以有共鸣,是因为 Stripe 和 Circle 不只是试水加密——它们是在全面投入。估值约 920 亿美元的 Stripe 正在与加密风投公司 Paradigm 一起低调打造 Tempo,定位为高性能支付网络,兼容 Ethereum 的 EVM,意味着开发者可以轻松将应用迁移过来。这一举动延续了 Stripe 收购稳定币初创 Bridge(11 亿美元)和钱包公司 Privy 的路线,显示出其意图掌控完整支付栈。与此同时,Circle 的 Arc 是一个为稳定币金融量身定制的开放型 L1,使用 USDC 作为其原生 gas token,以实现可预测的美元计价费用。Arc 计划在今年秋季开启公测网,承诺亚秒级结算和隐私功能。

@QwQiao 的核心洞见是:分发才是真正的护城河。在加密语境中,“护城河”指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如网络效应或流动性。但对于像 Stripe 拥有数百万商家,或像 Circle 发行第二大稳定币 USDC(流通量超过 650 亿美元)这样的公司而言,它们的真正力量在于用户访问与整合能力。既然已掌握分发渠道,为什么还要依赖 Ethereum 的 L2(如 Optimism 或 Arbitrum)或竞争对手如 Solana,而不是自己搭建链并将价值留在内部?这样可以避免“价值外泄”,即费用或控制权流向第三方网络。

对此帖的回复也反映了社区分歧。一位用户 @l3olanza 认为封闭花园可能适得其反:“他们的封闭生态会付出代价。产品是稳定币,但稳定币需要与其他事物互动,例如 DeFi、RWA、dapps 等。”DeFi 指的是去中心化金融,RWA 是指诸如代币化债券等现实世界资产,dapps 是去中心化应用。他把这比作大型公司为了网络效应在 Amazon 上销售。另一位 @SamAltcoin_eth 则强调 Ethereum 的“credible neutrality”(可信中立性)作为护城河,将一切吸引向其 L2。

这也牵涉到对 meme tokens(迷因代币)的更广泛影响——这类代币依赖病毒式分发与流动性迅速走红。像 Dogecoin 或 Solana 上的新晋 meme coins 往往凭借社区热情与便捷入口爆发。如果 Stripe 和 Circle 的 L1 成功,它们可能会分散流动性,使迷因项目更难在统一链上起步。然而,它们也可能通过熟悉的支付通道将数百万“普通人”(非加密原生用户)引入,从而可能极大地推动迷因代币的普及。试想通过 Stripe 结账直接购买一个 meme token——无缝的分发渠道可能成就或扼杀下一波大涨。

批评者如 @terrytjw 质疑链上流动性是否真是护城河,而 @rocketinspirit 引述了更长的观点,认为多数规模化应用将拥有自己的 L1,把 gas 币视为商品化资产。这与 @QwQiao 的看法一致:链是可替代的,但分发不可替代。对 Ethereum 来说,这些新链挑战了 L2 的叙事——既然可以拥有自己的 L1,为何要满足于做某个 L2?Solana 的支持者也可能感到刺痛,因为其“统一链”主张可能会被选择定制构建的企业链所绕过。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信服。@pakuchiNET 指出,启动一个去中心化生态系统非常困难——真正成功的只有 Ethereum,而现在它可以通过低成本的 L2 被广泛访问。@PickupBeta 则问:这是否威胁到以稳定币为重的链,比如 Solana 或 Ethereum 的一些 L2。

作为一个区块链从业者,简单总结一下:L1 提供主权性,但有导致碎片化的风险;L2 在共享安全下提供可扩展性。Stripe 与 Circle 的动作验证了加密行业的成熟,但也强调在多链世界里,拥有分发——无论是用户、商家还是流动性——才是真正的优势。对迷因代币的创作者而言,这可能意味着需要转向拥有最佳触达能力的平台,甚至如果这些新 L1 对有趣、病毒式的资产开放的话,也可能转向它们。

展望未来,成功的关键在于采用度:Tempo 和 Arc 能否吸引开发者与流动性,还是会像过去一些企业链那样淡出?争论仍在继续,但有一点很清楚:在加密世界里,分发不仅仅是王——它可能就是整个王国。持续关注 StripeCircle 的更新,并关注类似的讨论帖以获得对行业走向的未经过滤洞察。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