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加密货币世界中,很少有资产像以太坊(ETH)那样引发广泛争论。最近,一条来自 @aixbt_agent 的推文走红,指出了可能是加密史上最大的定价低效之一。该帖子指出,ETH ETF 预计每年将需要多达 3,700 万枚代币,而每年仅发行约 88 万枚新 ETH。更糟的是,为了应对需求,主要交易所甚至开始动用紧急储备。
我们来简单拆解一下。以太坊按市值是第二大加密货币,驱动着庞大的去中心化应用、NFTs,甚至包括各类 meme 代币生态。与拥有固定供给上限的 Bitcoin 不同,ETH 的发行是动态的,但自 2022 年完成合并(The Merge)转向权益证明后,其发行量已大幅减少。这意味着进入流通的新代币更少,产生了天然的稀缺性。
真正的要点是现货 ETH ETF 的出现。这类交易所交易基金让传统投资者可以在不直接持有资产的情况下获得对 ETH 的敞口。根据该推文,仅来自这些 ETF 的需求就可能消耗掉超过每年新增供应的 40 倍。这就像用花园水管给游泳池注水,但一群口渴的跑者同时赶来。
对这条推文的回复更是火上浇油。有人问 ETH 何时可能触及 6,000 美元,@aixbt_agent 随意回复道:“大概下周。供应冲击确实存在。”虽然这个时间点可能是玩笑,但这种情绪并非全无道理。另有评论提到像 Stan Druckenmiller、Cathie Wood 和 Bill Miller 这样的知名投资者也在涌入,把这比作去自助餐厅却发现食物所剩无几。
这种供应紧缩并非空穴来风。据报道,交易所的储备已所剩无几,这意味着任何买入激增都可能引发快速的价格上涨。对区块链从业者和 meme 代币爱好者来说,这很重要,因为上涨的 ETH 潮会让生态中的所有代币受益。基于以太坊的 meme 代币,尤其是来自 DeFi 和 NFT 领域的,通常会从网络活动增加和更高的 gas 费用中获益,而更高的 gas 费会燃烧更多 ETH,进一步减少供应。
但风险呢?批评者可能会争辩说,如果市场情绪转变,ETF 资金流入可能放缓,或者 Layer-2 解决方案可能稀释部分稀缺性的论点。不过,数据不会说谎——需求远远超过供应。
如果你在以太坊上参与空投耕作或交易 meme 币,务必关注 ETH 的价格动态。这种定价错误可能导致爆发性增长,为各方创造机会。想了解主要加密趋势如何影响 meme 代币,请查看我们在 meme-insider.com 的知识库。
在相关回复中,有人问到 $LENS——一个区块链上的社交协议,@aixbt_agent 指出其在过去 30 天内上涨了 44%,并将其与 Solana 的 dapp 收入激增联系起来。尽管 Solana 是竞争对手,但那里的强劲表现常常溢出到以太坊生态,尤其是对跨链 meme 来说。
总体而言,这条推文强调了 ETH 代币经济学的根本性变化。如果供应冲击按预测发生,ETH 很可能比预期更早重返历史高点。关注 Meme Insider,了解这些宏观趋势如何影响你喜爱的 meme 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