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 DeFi 世界里,有时候最简单的想法只要加上合适的变体,就能爆发式流行。来自 @0xasrequired 的一条推文恰到好处地说明了这一点:“project x is just a uniswap v3 fork, why has it done $1.821B in 30D volume?” 配上一张有人拼命把方钉塞进圆孔的搞笑梗图,恰好反映了许多人对 Project X 快速成功的困惑与惊讶。
Project X 是什么?
Project X 是建立在 HyperEVM 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属于 Hyperliquid 生态系统。Hyperliquid 是一个为去中心化金融优化的高性能 Layer 1 区块链,尤其以永续合约交易闻名。HyperEVM 为这一体系带来了 EVM 兼容性,使得代币的现货交易能够无缝进行。
从本质上讲,Project X 最初是一个自动化做市商(AMM)DEX,类似于 Uniswap V3。Uniswap V3 是以太坊上流行的代币交换协议,以其集中流动性(concentrated liquidity)特性著称,该特性允许流动性提供者将资金集中在特定价格区间以提高效率。forking 指的是拿开源代码并将其改编到新链或做出调整。
但 Project X 不止于此。它分阶段推出:Phase 1 是 HyperEVM 上的 DEX,Phase 2 是一个用于连接多条链的 EVM aggregator,Phase 3 仍在保密中。团队强调“distribution-first DeFi”,也就是优先考虑病毒式增长、用户激励和流畅的用户体验,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升级。
那个巨大交易量的秘诀
根据 DefiLlama 的数据,Project X 确实在 30 天内达到了 $1.821 billion 的 DEX 交易量,并且 TVL 超过 $100 million。对于一个几周前上线、没有任何风投资金的项目来说,这相当醒目。
那么,热度从何而来?关键在于聪明的激励和社区建设。用户通过交易、提供流动性和邀请好友可以赚取积分——这些积分可能会对应未来的 airdrops 或奖励。这样的 farming 机制是经典的 DeFi 手法,吸引了大量追逐“免费代币”可能性的用户。此外,团队借鉴了 meme coins 和 NFTs 的套路:病毒式营销、强社区参与,以及基于反馈的快速迭代。
对那条推文的一个回复总结得很好:“all this hype for swap?????” 没错。 在一片复杂协议的海洋中,Project X 把代币兑换做得既有趣又有回报,因而成为 HyperEVM 上流动性、参与度和手续费方面的头号 DEX。
对 meme tokens 和区块链从业者的启示
对 meme token 爱好者来说,Project X 是个游戏规则改变者。HyperEVM 的速度和低费用使其非常适合交易波动性大的 meme,而不用像在 Ethereum 上那样经历 gas wars。随着平台扩展以聚合各条 EVM chains,它有可能成为跨链搜寻 meme 的一站式场所。
如果你在区块链行业,这件事说明有时候执行力比原创性更重要。复刻经过验证的技术(比如 Uniswap V3),再加上 meme 化的炒作,就能快速引爆采用。它提醒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用户获取和留存上——在加密世界里,注意力才是真正的货币。
Project X 的故事还在发展,但它已经证明,在 DeFi 里,一个做得好的 fork 加上出色的营销,就能推动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量。关注他们的 official site 并在 X 上参与讨论。
社区反应与未来展望
这条推文引发了不少回复,比如有用户催促“@anoncoinit make this come to life”,暗示可能会有更多以 meme 为灵感的衍生玩法。随着 Project X 大举招聘并不断推出新功能,预计还会有更多交易量的暴涨。至于这波热度是可持续的还是只是泡沫,仍有待观察,但它无疑是现代 DeFi 增长的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