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 meme 币世界里,像 Pump.fun 这样的平台已经改变了开发者在 Solana 上推出新代币的方式。但最近加密爱好者 @neso 在 X 上的一条讨论提出了关于 Pump.fun 一项主要功能——将交易税收入分给开发者——的一些令人皱眉的观点。乍看之下,这似乎是激励创作者构建和维护项目的聪明做法。毕竟,谁不想分一杯交易手续费呢?
我们来拆解一下。对于新入场的人来说,Pump.fun 是一个流行的 launchpad,任何人都可以用最少的麻烦创建并部署 meme 币。它处理初始流动性和 bonding curve 机制,让开发者更容易把代币推向市场。所谓交易税收入分成,就是开发者能从其代币交易中产生的手续费中拿到一部分。听起来很有激励作用,对吧?
但 @neso 认为这可能适得其反。与其推动开发者去打造市值巨大的代币——比如能为持有者创造真正财富的病毒级项目 PEPE 或 DOGE——它更鼓励追求高交易量。为什么?因为交易越多就意味着手续费越多,从而为开发者带来更多收入,不管代币价格是飙升还是一直原地踏步。
这种优先级的转变可能会导致开发者去操纵或容忍他们的代币在低到中等市值区间频繁波动。他们可能以波峰波谷的方式反复拉抬然后抛售,制造反复的波动,吸引短期交易者,但侵蚀长期价值。正如 @neso 所说,开发者更愿意让代币在那些区间“反复波段交易”,把交易量放在估值之上。
长期的后果?“财富效应”会下降——那种当 meme 币暴涨让早期持有者变富、从而吸引更多资金和热情的神奇感觉会消失。没有了这种效应,资金会被持续的交易手续费和亏损研磨掉,导致 @neso 所说的生态系统“螺旋式下降”。这就像一个派对,大家都冲着免费酒水来,但在真正好玩的时刻离开了,最后会场空了还一片狼藉。
评论区的怀疑者质疑开发者是否真的能如此操控市值。@neso 回应说,确实有很多开发者能做到——通过协调拉抬、社交媒体炒作,甚至用机器人交易来伪造交易量。另有用户提到 PEPE 表现不如 DOGE 或 BONK,暗示更广泛的市场动力也在起作用。
这个观点对任何涉足 meme 代币的人都很重要。如果你是开发者,在追逐快速手续费之前三思而后行;如果你是交易者,留意那些以交易量为主导、可能把你困在无尽循环里的项目。像 Pump.fun 这样的 平台确实推动了 Solana 的 meme 场景,但调整激励机制可以防止生态耗尽。
你怎么看?交易税分成是 meme 币的助力还是祸根?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或到 Meme Insider 查看更多洞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