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0G Labs 空投丑闻:从炒作到被黑——哪里出了问题?

0G Labs 空投丑闻:从炒作到被黑——哪里出了问题?

在变化飞快的区块链与 meme 代币世界,很少有故事能像最近围绕 0G Labs 的一系列事件那样混乱。从一个引人期待的以 AI 为中心的 Layer 1 项目,迅速演变为一出充满炒作、失望和意外被黑的闹剧。下面我们按照一条来自 @StarPlatinumSOL 的病毒级长文梳理时间线,逐步还原事件。

The Build-Up: Promises and Community Hype

回到 2024 年,0G Labs 以一种模块化的 Layer 1 区块链身份登场,宣称专为人工智能应用定制。它吹捧极快的速度、完全的 EVM 兼容性(也就是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便于开发者构建)、以及无缝的 AI 集成。社区被炒起来——想象几个月的 testnets、交互式任务,甚至有人花超过 $100 买硬件来运行节点。大家都在期待一场丰厚的 airdrop,这是加密圈常见的奖励方式,项目方向早期支持者免费发放代币以建立忠诚度并去中心化持有权。

The Token Generation Event: Reality Hits Hard

快进到 2025 年 9 月,期待已久的 Token Generation Event (TGE) 随着 “Aristotle” 主网的启动到来。兴奋值达到顶峰,但当认领期开放时,回报却让人大失所望。大多数参与者只领到 2–5 个 $0G 代币,在所有努力之后只值约 $6–15。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喋喋不休的影响者拿到了 250–1,000 个代币,而 NFT 持有者大约拿到 400 个。投入大量时间的 testnet 开发者愤怒不已。感觉像是项目利用社区的免费劳动,却没有兑现隐含的承诺。

Escalating Drama: Eligibility Changes and Backlash

情况在 9 月 22 日进一步恶化,当时在完成 KYC(身份验证)后,资格名单被更新。许多最初被标注为有资格的人突然发现自己被剔除。#0GScam 等话题标签在各平台爆发,有超过 1,000 条帖子直接称其为背叛。项目的 fully diluted valuation (FDV) 大约在 $30 亿量级,这让吝啬的分配显得更加侮辱人。九月底社区全面反抗,团队试图以防 Sybil 攻击(防止假账号刷量)为由做危机公关。但没有人买账——0G Labs 的声誉一落千丈。

The Climax: A Hack with a Twist of Irony

然后是 10 月 4 日,官方 0G Labs 的 X(原 Twitter)账号被黑。入侵者发布了指向钓鱼站点的假“新空投”链接,但关键在于:他们还直接点名批评团队。在一条现在臭名昭著的帖子里,黑客承认了入侵,抨击该项目是“complete dog shit”,并指责团队对社区的骗取比他们自己还要恶劣。他们甚至 @ 创始人,要求兑现承诺的 airdrop。

被黑的 0G Labs 推特帖子截图,承认入侵并批评团队

这次被黑持续了 14–16 小时,属于纯社工攻击——项目本身的资金并未被窃取。但讽刺在于,黑客把自己定位为混乱的反英雄,呼应了社区的愤怒。事件迅速走红,催生了大量表情包和围绕空投公平性的讨论。

Lessons from the 0G Labs Fiasco

整个事件揭示了 meme 代币和区块链领域的一些残酷现实。airdrop 原本是用来奖励真正的贡献者,但当分配偏向内圈或与炒作不符时,信任会迅速崩塌。对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提醒:要彻底 DYOR (Do Your Own Research) ——在投入之前检查 tokenomics、团队透明度和社区舆论。像 0G Labs 这样的项目展示了情绪能翻转得有多快,尤其是在高 FDV 但回报低的情况下。

如果你关注 meme 代币,继续留意类似的 AI-区块链 混合项目,但从这件事中学到:炒作便宜,兑现才重要。你怎么看——是合理的批评还是夸大其词的闹剧?在评论里留下你的看法。

想获取更多关于 meme 代币趋势和区块链新闻的见解,请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我们会为你带来最新独家信息,帮助你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航行。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