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o Wang,作为 AllianceDAO 的客服并且是 Good Game Podcast 的联合主持人,最近在 X(前 Twitter)上引发了一场耐人寻味的讨论。在他的推文中,他指出当前经济景观中可能存在的一个二分法:雇主因为预期的 AI 驱动自动化而收紧招聘,然而股市却在由 AI 故事和真实现金流推动下持续上行。
这一观察发生在 AI 不再只是一个流行词,而是在包括区块链和加密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带来变革的时候。对于不熟悉该词的人来说,“stonk” 是对 “stock” 的戏谑性错误拼写,在线社区常用来调侃市场波动和投资者行为。Wang 在推文中使用该词,为他的经济见解增添了一层网络文化的色彩。
简单分解一下:像大型语言模型和自动化工具等 AI 技术承诺能够简化操作并削减成本。公司正在对此大举押注,因此在扩招方面采取更为谨慎的做法。他们实质上在等待 AI 能处理更多任务,从而减少对人工招聘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巨头在 AI 上大量投入,股市持续走高——想想像 NVIDIA 或 Microsoft 这样的公司,AI 相关收入和炒作推高了它们的估值。
在梗币和区块链的世界中,这种二分法也有有趣的平行现象。梗代币常常依赖叙事生存,就像 AI 故事在推动传统股票一样。例如,以 AI 或“stonks”/自动化主题为灵感的梗币在炒作周期中曾出现涨幅。加密项目也越来越多地把 AI 集成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或智能合约优化等方面,可能在区块链开发本身上实现岗位自动化。
但这对区块链从业者意味着什么?如果 AI 自动化大幅到来,可能会扰乱科技与加密领域的就业市场——像编程或代币分析这样的技能可能被 AI 工具增强,甚至取代。然而,同样的 AI 浪潮也在创造新机遇——比如由 AI 驱动的交易机器人或降低区块链创新门槛的梗币发射平台。
他的推文已经引发社区反应,回复中既有对 “neetonomy” 的担忧(即将 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与 economy 混合的梗)也有对 AI 增长潜力的兴奋。这凸显了一个更广泛的张力:市场在为未来的 AI 效率定价,但现实世界的过渡可能充满颠簸,影响从传统就业到波动剧烈的梗币世界的方方面面。
在我们驶入这个时代时,关注 AI 与区块链的交汇点至关重要。无论你是盯着下一个 AI 梗币的 degen 交易者,还是用 AI 工具提升技能的开发者,这一二分法提醒我们:在加密领域,适应才是关键。留意这样的叙事——它们常常预示着市场的下一次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