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有关注加密领域,就知道 2025 年 10 月 10 日会被载入史册为“加密货币的黑色星期五”。那是一场残酷的闪崩——不到一天时间内超过 190 亿美元的杠杆头寸被清算,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交易者,市值蒸发近 8,000 亿美元。场面一片混乱——价格暴跌、仓位四处被清算,交易所纷纷陷入应对不及的局面。
在最近一期 The Rollup 播客中,Alt Research 创始人、AltLayer 的核心人物 YO(同时也是 AltLayer 的重要角色,见链接 AltLayer)分享了一些发人深省的看法,讲述了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个片段由 @therollupco 发布在 X 上,指出了一个普遍误解:很多人把锅甩给某家中心化交易所(CEX)。但 YO 认为这种看法忽略了更大的问题。
压垮系统的海量成交量
播客片段中 YO 的关键原话是:“It's not just about one CEX not handling very well. Even if we put all this volume into all different CEX or DEX, any of them could handle it properly.” 等等,这听起来有问题——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他本意是说“没有任何一家能妥善应对”。暴跌期间的成交量空前,甚至把最强健的平台都压垮了。
给不熟悉术语的读者解释一下,CEX 指的是像 Binance 或 Coinbase 这样的中心化交易所,交易由中央实体管理。DEX(去中心化交易所)在区块链协议上运作,没有中间人,例如以太坊上的 Uniswap。YO 想表达的观点是:这不是单个平台的失败;这是一次系统性的压力测试,暴露了整个生态的脆弱性。
这一观点出现于市场仍在震荡之时。根据 Forbes 和 CoinDesk 的报道,这次清算级联为历史之最,触发因素包括地缘政治紧张、杠杆押注失败,以及一些分析师推测的可能存在的协调性攻击等多重因素。
Meme 代币如何被牵连
在 Meme Insider,我们专注于 meme 代币——那些有趣、波动大、以社区驱动、经常放大市场波动的币种。而且在“黑色星期五”期间它们确实承受了巨大冲击。像在 Solana 或 Base 链上活跃的 meme 代币,往往依赖高杠杆交易与话题炒作,经历了大规模清算。播客中闪现的那些代币代码——比如 RECALL、HIBACHI 或 RELAY——很可能出现了剧烈波动。
为什么会这样?meme 代币交易常常涉及在无法应对激增成交量的平台上进行高杠杆操作。当价格下跌时,自动清算被触发,进而产生多米诺效应。YO 的评论强调了对 meme 爱好者来说的一个重要教训:即便在多个交易所分散持仓也不是万无一失,如果底层基础设施在压力下崩溃,分散并不能保证安全。
这一事件凸显了区块链技术需要更好可扩展性的必要性。以 AltLayer 为例,它专注于 rollups——将交易打包以提升区块链速度和降低成本的 layer-2 解决方案。通过支持定制化的 rollup,像 AltLayer 这样的平台旨在在不致使系统窒息的情况下处理大规模成交量,这对依赖快速、低成本交易的 meme 代币生态可能具有改变游戏规则的意义。
给区块链从业者和 meme 交易者的教训
那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首先,始终做好风险管理——杠杆可以放大收益,但在闪崩中也能瞬间摧毁投资组合。其次,不要只盯着单一实体去指责;加密领域需要在流动性和基础设施上进行系统性改进。
如果你在崩盘后仍想参与 meme 代币,留意那些韧性较强的项目,比如 Bittensor (TAO),它凭借扎实的基本面快速反弹。想深入了解的话,可以收听完整的 The Rollup 播客,听 YO 对在这些动荡市场中如何应对的更多见解。
像“黑色星期五”这样的事件提醒了我们为什么要在 Meme Insider 建立知识库——帮助你保持信息灵通、适应变化,并在 meme 代币与区块链技术的动荡世界中茁壮成长。
在这里观看片段 here,并在评论中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