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圈又热闹起来了,这次的导火索是一条由 DegenerateNews 转发、来自 Yearn.finance 等 DeFi 项目核心人物 Andre Cronje 的推文。Cronje 在以太坊上开发并不陌生,他在推文中表达了对以太坊基金会(EF)——负责以太坊发展事务的组织——的不满。
在帖子里,Cronje 透露自己在网络上进行部署和搭建基础设施时,个人“烧掉”或消耗了超过 700 ETH(以太坊的原生加密货币,价值不菲)。尽管如此,他声称从以太坊基金会得不到任何支持:联络没有回应、没有拨款、没有商务拓展支持,甚至连一条简单的转发都没有。他将此与自己帮助 Sonic 生态时的经历作对比,后者的团队显然得到了大量支持。
Cronje 的困惑在于,如果以太坊基金会的资源不是用于像 Peter Szilagyi(Geth 的首席开发者,以太坊的关键执行客户端)这样的核心构建者,或像 Sandeep Nailwal 与 Polygon 等公开支持 L2 的人物,那这些资源究竟流向了哪里。对于不熟悉行话的读者,L2 指 Layer 2 解决方案——构建在以太坊之上的扩容技术,用以让交易更快、更便宜,这对 meme 代币和 DeFi 应用至关重要。
这并非孤立事件。Cronje 的推文引用了 Polygon CEO Sandeep Nailwal 的一段更长的抱怨,Nailwal 在文中承认自己开始质疑对以太坊的忠诚。Nailwal 表示是以太坊把他吸引进了加密世界(不是比特币),并对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表示感谢。但他同时抨击社区是一场“混乱的闹剧”,指出主要贡献者不断遭遇公开质疑。
Nailwal 分享了个人轶事:朋友们嘲讽他没有把 Polygon 重新定位为 Layer 1(独立区块链)来抬高估值,利益相关者质疑他的职责,因为继续留在以太坊可能让他们损失数十亿美元。他强调了种种不一致性,例如 Polymarket 的成功常被视为以太坊的胜利,但 Polygon 虽有贡献却被边缘化。
所有这些争议的导火索是一封来自 Peter Szilagyi 的信,他在信中写道“Ethereum failed for me(以太坊对我来说失败了)”。Szilagyi 批评以太坊基金会对核心开发者的报酬不足、允许内部人士俘获协议,并让一小撮精英掌控网络方向。他甚至透露曾拒绝过一笔 500 万美元的出让提议——将 Geth 分拆成一家私人公司——坚持自己的原则。
对 meme 代币爱好者和区块链开发者来说,这场风波凸显了以太坊生态系统中更大的问题。meme coin 繁荣往往依赖低费用与高活跃度,常见于像 Polygon 或 Base 这样的 L2。如果关键开发者感到得不到支持,可能会拖慢创新步伐或将人才推向更友好的链上——比如 Solana,正如 Nailwal 提到的一些人(例如 Akshay BD)已经迁移的案例。
尽管如此,Nailwal 仍然乐观,承诺会有一次“最后的冲刺”来重振 L2 话语权。Cronje 的帖子则呼吁透明:以太坊基金会究竟在支持谁?
作为 Meme Insider,我们正关注这对 degen 圈的影响。它会导致更多项目与人才迁移到更友好的公链,还是会促使以太坊内部进行改革?有一点很明确——讨论正在升温,也提醒人们即便在去中心化世界里,社区与支持依然重要。
关注事态发展,了解这场风波如何影响 meme 代币及更广泛的生态。如果你在 ETH 上构建或交易,请查看我们的 知识库 获取导航建议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