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争议的说法
2025年7月23日,世界标准时间上午11:53,Green Beret Nap Time发布了一条挑衅性声明:“我们国家的每一位中国公民,或自愿或被法律胁迫,都是中共的特工。”该帖子指向中国法律,声称这些法律要求公民协助情报和国家安全行动,即便身在海外。此言论引发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热议国家安全、移民政策等议题。
帖子还引用了一则来自美国检察官办公室的轰动新闻稿,涉及一名居住在南加州的双重美国-中国公民工程师。此人被指控窃取导弹防御技术的商业机密,将3600余份文件转移至USB设备。此案为有关中国法律下法律义务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法律论点背后的关键
这场辩论的核心是中国于2017年通过的国家情报法。该法尤其是第7条规定,所有组织和公民必须“支持、协助和配合”国家情报工作。批评者认为,这对中国公民乃至海外居住者建立了法律义务,要求他们在政府需要时充当线人或间谍。
2019年,瑞典律师事务所Mannheimer Swartling发布报告,支持上述观点,认为该法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公民及其公司海外子公司。另一方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顾斌等专家则认为此法属防御性质,并非授权主动间谍行为。事实如何?见仁见智,解读差异巨大。
间谍案的关联
涉案的导弹防御技术窃密案直接关联此法。该工程师为圣克拉拉县居民,涉嫌将敏感美军技术送往中国,令外界担忧此法律义务的实际执行范围。X用户如Jack Flynn表达担忧,称美国大学和工业中存在“数万中国间谍”,大肆盗取技术。另外,微软Azure争议事件也被提及,举报人称中国工程师曾访问敏感的美国国防部数据,进一步加剧了怀疑。
X平台上的多元反应
话题下评论纷纷。一些用户如1776WeThePeople2024主张驱逐未放弃中国国籍的华人;而Mrgunsngear则指出中国妇女通过在美生子为子女争取投票权的“漏洞”;还有David Taylor推荐阅读《Hidden Hand》一书,深入剖析中共影响力。整个讨论既有恐惧,也有事实,更夹杂各种边缘理论。
这对区块链与科技意味着什么
即使你关注的是表情包代币,这个话题也息息相关。区块链依赖全球合作,但如果科技机密被国家级势力如中共窃取,可能会影响安全机制甚至加密创新。想象一下,你喜欢的某个meme币智能合约因代码被盗而遭攻破——这可真令人担忧。
更广泛的视角
这场争论不只是关于某位工程师或一部法律,而是关乎信任、安全,以及国家如何在数字时代博弈。2024年美国有超过28万中国留学生(较往年有所减少,数据来源于Statista),事态复杂严峻。他们都是间谍吗?很可能不是。但法律模糊地带让讨论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