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迷因代币中的DAO是否缺乏问责?Kavita Gupta对DAT与治理的见解

迷因代币中的DAO是否缺乏问责?Kavita Gupta对DAT与治理的见解

在充满炒作的迷因代币世界里,项目的市值可以在一夜之间暴涨,治理往往被放在次要位置。但当这些项目通过DAO或类似结构筹集了大量资金却没有明确规则或问责机制时,会发生什么?这正是Delta Blockchain Fund创始合伙人Kavita Gupta在Laura Shin主持的Bits + Bips播客最新一期中提出的警示。

Gupta的评论在Laura Shin 的一条推文中被重点提及,她指出加密领域日益增长的担忧。她描述了一些Digital Asset Treasuries(DATs,本质上是由去中心化实体管理的数字资产池)正在变成筹钱的工具,却缺乏真正的监督。“我感觉这些东西不应该只是被称为数字资产金库,它们正在变成公司,开始筹钱去做他们想做的事,而对投资者没有明确的治理,”Gupta在片段中说道。

对于不熟悉这个术语的人来说,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是一个由社区主导、通过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治理的实体,代币持有者对决策进行投票。DAT在此基础上侧重于管理加密资产的金库。在迷因代币生态中,像Shiba Inu或Dogwifhat这样的项目常常融入类似DAO的元素来管理社区资金或开发金库。然而,正如Gupta指出的,缺乏结构化的治理会让投资者感到沮丧。她提到有些案例,即便投入了资金,她的基金也未看到项目有效部署所筹集的资本,有时会等上数月而毫无作为——而且没有任何补救措施。

这一问题让迷因代币爱好者感到触动。许多迷因项目在启动时承诺社区治理,但实际上可能演变成隐藏在去中心化幌子下的集中化决策。还记得迷因领域臭名昭著的 rug pulls 吗?薄弱的治理会放大这些风险,把本应是有趣、社区驱动的尝试变成潜在陷阱。

这一期播客题为“Hyperliquid 的 USDH 争夺战 & 为什么 DAT 模式已破裂”,对这些话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包括Gupta在内的嘉宾,还有来自 Galaxy Digital 的 Alex Thorn 和 Frax 的 Sam Kazemian,探讨了DAT是否兑现了承诺,还是只是收钱却不负责任。他们还谈到了与之相关的趋势,比如对 Hyperliquid 的稳定币 USDH 的竞标战,这也对DAO中的真正去中心化提出了疑问。

如果你正打算参与迷因代币,这是一个及时的提醒:别只看梗图和热度。检查是否有透明的治理机制、明确的资金使用路线图以及积极的社区参与。像Snapshot或Aragon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DAO实施更好的投票系统,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创始团队是否真正愿意承担问责。

随着区块链领域的发展,Gupta等人的洞见突显出项目在处理筹集资金方面需要更成熟的方式。对于迷因代币从业者来说,将病毒式传播的乐趣与稳健的治理平衡,可能是实现长期成功的关键。保持信息灵通,入场前务必DYOR — 做好自己的研究。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