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迷因币常常以其疯狂的价格波动和狂热的追随者抢占风头。但最近围绕它们的讨论变得更为悲观,许多人宣称迷因币时代已终结。加密爱好者 Anna Basilda(@basilda_a)最近的一条推文再次引发讨论,她认为我们看到的并非终结,而是一场必要的“深度清洗”。
Basilda 在 2025 年 10 月 31 日发文写道:“大家又在宣称迷因死了。它们会恢复吗?我没有确切答案。我个人认为我们正在经历深度清洗,只有极少数能存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主要只持有 $troll。如果像这样的高水准、拥有狂热真实社区的迷因都赚不到几十亿,那么迷因确实完了。只需要一个 PVE 级的跑者就能改变整个品类的情绪。”你可以在这里查看完整推文线索 here。
这种观点在区块链圈内引起共鸣。对于刚接触这一术语的人来说,迷因币是受网络迷因、笑话或文化现象启发的加密货币,往往缺乏传统的实用性,但依靠社区炒作和病毒式营销蓬勃发展。可以想象 Dogecoin 或 Shiba Inu 热潮时期的情形。
理解迷因币的“深度清洗”
Basilda 所说的“深度清洗”指的是市场校正,即较弱的项目退出舞台,为更强的项目腾出空间。在加密领域,这通常发生在炒作周期导致估值过高之后,接着出现抛售和整合。就像修剪花园一样——去除枯枝败叶,让健康的植物得以生长。
一条回复幽默地捕捉了这种情绪:
该用户开玩笑写道:“深度清洗。我护肤程序中最喜欢的部分,”强调这种清洗对整个行业来说可能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过程。
为什么 $TROLL 引人注目
Basilda 论点的核心是 $TROLL,这是她主要持有的迷因币。是什么让 $TROLL 与众不同?它围绕着一个“崇拜式的真实社区”建立,意味着拥有关怀、忠诚的粉丝群体,超越了单纯的投机。这类社区常常通过迷因、活动和协作维持关注度,即便在市场低迷时也能持续运作。
在加密世界里,社区力量至关重要。像 $TROLL 这样的项目利用幽默与亲和力——在此情境下是“trolling”文化——来建立有机增长。Basilda 认为,如果这种高水准的迷因都无法达到十亿美元级别的估值,那么整个品类可能面临困境。但她保持乐观:“只需要一个 PVE 跑者就能改变情绪。”这里的 PVE 可能指 Player vs. Environment(源自游戏术语),暗指一个在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并取得巨大成功的项目。
另一条回复附带一张鼓舞人心的图片作为支持:
配文写道:“It don’t take a lot to make you rich”,提醒持有者耐心和选对项目可能带来回报。
对迷因代币的更广泛影响
这条推文线索不仅仅在讨论一枚代币;它是在评论整个迷因代币生态。随着 Bitcoin 和 Ethereum 占据头条,迷因币因为缺乏基本面而受到审视。然而,它们也表现出韧性,经常成为新用户进入区块链的入口。
如果 Basilda 说得对,我们正处于优胜劣汰的阶段。只有那些拥有真实社区、聪明营销及或许某些实用性整合的迷因才能存活。对于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提醒:应把重心放在社区建设和长期价值上,而非快速拉升。
展望未来:迷因会恢复吗?
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但历史表明加密类别会反弹。2021 年的牛市见证了迷因的爆发,随着区块链技术改进——如 Solana 或 Ethereum 的 layer-2 提供更快的交易——迷因或能更顺利地整合进 DeFi 或 NFT 生态。
如果你在持有或关注迷因代币,考虑一下 Basilda 的建议:押注质量而非数量。$TROLL 的故事可能成为这个板块复苏的风向标。
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更多关于迷因代币、市场趋势和专家见解的更新,帮助你在加密领域中更好地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