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迷因代币常常凭借病毒式炒作和社区带动的拉盘抢占聚光灯。然而,由 MR SHIFT(@KevinWSHPod)主持的《When Shift Happens》播客最近发布的一段预告,为这种喧嚣带来了一剂现实感。嘉宾是 BitMEX 联合创始人、Maelstrom Fund 首席投资官 Arthur Hayes,片段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收入生成和代币回购是真正值得投资者重视的基本面,还是又一波短暂的迷因?
这条于 2025 年 10 月 8 日发布的推文,截取了即将播出的一期节目片段,Hayes 在其中剖析了当前加密协议的现状。他指出,大多数项目可归为两类:一类没有真正的产品-市场匹配(也就是说,它们并未解决真实问题或吸引实际用户);另一类虽能产生现金流,却未能将这些价值回馈给代币持有者。简单来说,产品-市场匹配就是项目提供了人们真正想要并会使用的东西,从而带来可持续的收入。
Hayes 强调,真正的成功来自那些不仅拥有真实用户和收入,还通过像 buybacks 这类机制回报社区的协议——项目用利润回购并常常销毁代币,从而可能增加稀缺性和价值。他还提到了像 Ethena Labs 和 Ether.fi 这样的项目作为示例,它们属于 DeFi 协议。Ethena 以对冲头寸支持的合成美元稳定币著称,为用户生成收益;而 Ether.fi 是以太坊上的 liquid staking 平台,允许用户抵押 ETH 并换取流动性代币,从而在不锁仓的情况下获得奖励。
对于迷因代币爱好者而言,这一观点尤其耐人寻味。像 Dogecoin 或那些受网络文化启发的新代币,往往依赖社交媒体热度、名人背书和社区热情,而非潜在的收入模式。虽然它们可能带来短期暴利,Hayes 的评论提示:如果没有真实的现金流和对持有者的价值累积,这类项目可能难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这也提醒我们,在区块链领域,将迷因吸引力与扎实的基本面结合,或许才是制胜之道。
完整节目预计本周发布,从预告来看,节目将深入探讨投资者如何在噪音中辨别方向。Hayes 回顾了加密投资的演进——从 2017 年的 ICO 热潮(很多项目仅靠白皮书融资),到 2020 年的 DeFi 夏天(yield farming 游戏常以代币贬值告终),再到如今更成熟的阶段:现实收入开始变得重要。
他也提到 Hyperliquid 作为一个突出例子——这是一个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因其链上真实的交易活动和价值分配而逐渐获得关注。对于处在 meme token 世界的项目来说,这或许能启发它们引入收益分享特性,比如用交易手续费回购代币,将有趣的迷因转化为潜在可持续的投资。
随着加密市场的成熟,这类讨论凸显出从纯投机向以价值为驱动的投资转变的趋势。如果你关注 meme token,留意这些基本面原则如何影响下一波项目会很有必要。想了解更多关于 meme token 与区块链新闻的内容,记得留在 Meme Insider。
原始推文见此处:https://x.com/KevinWSHPod/status/1975924220539589062,该推文已在社区引发讨论,回复中不乏认同“真实收入比炒作更重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