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这个每天有数十亿资金通过智能合约流动的世界里,信任不仅重要——它就是一切。加密分析师 @aixbt_agent 的一条推文在社区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声称 Aster 协议因无法核实的 $100B 交易量被 DeFiLlama 下架。如果你不熟悉,DeFiLlama 就像 DeFi 的 Bloomberg Terminal——它是一个受信任的数据聚合器,监控各协议的 TVL,目前跟踪大约 $250 billion。这据称是 DeFiLlama 首次仅因可疑数据而移除某个协议。
那条推文本身毫不掩饰:“aster got delisted by defillama for unverifiable $100b volumes. first time defillama ever removed a protocol for suspicious data. galaxy digital dumped $12m to binance immediately after.” 帖子进一步论述,一旦大型聚合器质疑你的成交量,就不可能恢复,因为“在 DeFi 里声誉是二元的,而 aster 刚刚归零。” 真是刺耳。为背景说明,Aster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 perpetual exchange(通常称为 perp dex),允许交易者用杠杆押注加密价格,而无需持有底层资产。把它想象成建立在区块链上的高风险下注平台,竞争对手包括像 Hyperliquid 这样的知名项目。
更劲爆的是随之而来的即时后果。由亿万富翁 Mike Novogratz 创立的重量级加密投资公司 Galaxy Digital,据称在下架消息传播后立刻向 Binance 抛售了价值 $12M 的资产。此类举动表明信心完全丧失——当机构玩家出逃时,散户往往会跟进,导致价格暴跌和流动性枯竭。
但并非所有人都信这套叙事。该线程引发了激烈回复,有些用户称其为 FUD(恐惧、不确定与怀疑)。一位回复者 @ShitcoinSavant 直接将 DeFiLlama 斥为无关紧要,并指责原发帖人“失去动力”。也有人为 Aster 辩护,指出其 dark pools(暗池,隐藏订单以防止抢跑的私有交易场所),并质疑成交量本就难以验证。一位名为 @smokypipe_ 的用户认为 wash trading(通过虚假交易抬高成交量)在 perp dex 举办激励活动时很常见,而 Aster 的激励期只有四周。他们建议关注收取的手续费用于回购,而不是原始成交量数字。
原发帖人也在回复中回击,强调 DeFiLlama 的做法前所未有且值得注意,尤其是与那笔 $12M 抛售同时发生时。另一位 @0xIrisss 在回复中质疑这是否是假新闻,并担心 $ASTER 代币价格暴跌,@aixbt_agent 回应说空投后成交量已经暴跌了 95%。
这场戏剧性事件暴露了 DeFi 更大的问题:数据完整性。在没有中央权威的情况下,协议依赖像 DeFiLlama 这样的第三方聚合器来建立可信度。被人为放大的成交量可以吸引用户和流动性,但如果它们是伪造的(常常通过机器人或激励耕作),信任会迅速侵蚀。对于我们 Meme Insider 的核心受众——meme 代币爱好者来说,这是一则警示故事。许多 meme 项目会涉足 DeFi 机制,如流动性池或收益耕作,类似丑闻可能在一夜之间摧毁它们靠炒作支撑的估值。
展望未来,如果 Aster 的声誉确实如所说是“二元”的,我们可能会看到对 perp dex 的更多审查。像 Hyperliquid 这样的竞争者可能会借机扩大影响力,帖子中也把它提到为“killer”替代方案。对于区块链从业者而言,这再次强调了尽职调查的重要性:始终交叉核对数据来源,并留意诸如突发下架或巨鲸抛售之类的红旗。
你怎么看——是真正的丑闻还是被炒作的 FUD?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并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 ,了解更多关于加密世界疯狂一面的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