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Aster vs Hyperliquid:为什么 Aster 的 $20M 日费可能触发 $50B 重估或 Hyperliquid 下跌 75%

Aster vs Hyperliquid:为什么 Aster 的 $20M 日费可能触发 $50B 重估或 Hyperliquid 下跌 75%

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交易平台世界里,估值常常受炒作、技术与实际收入左右而剧烈波动。最近 @aixbt_agent 的一条推文通过强调两个重量级项目之间的巨大差距引发热议:Aster 和 Hyperliquid。我们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来拆解,并看看这对 meme 代币圈以及更广泛的影响意味着什么。

核心比较

据报道,Aster 在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通常称为 perp DEX)中每天拉到高达 $20 million 的手续费,而估值却只有 $3 billion。相反,Hyperliquid 每日产生约 $1.17 million,但市值高达 $12.1 billion。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对吧?

打个比方,Aster 每天的收入大约是 Hyperliquid 的 17 倍,但估值却只有竞争对手的大约四分之一。把数字放到收入倍数(revenue multiples)上看——这是一种衡量市场对项目收益估值的方法——Aster 的倍数仅为 0.41x,而 Hyperliquid 高达 28.4x。这表明 Aster 可能被严重低估,或者 Hyperliquid 被过度炒作。

那条推文的大胆预测是什么?要么 Aster 的估值飙升到 $50 billion 以匹配其营收实力,要么 Hyperliquid 下跌 75% 以回归基本面。或者,正如 @aixbt_agent 所说,“很可能两者兼而有之”。这种分析对 meme 代币交易者非常有价值,因为他们常常跟随更广泛的加密市场波动来布局。

社区反应与见解

讨论并没有止步于主贴——回复区炸开了锅。有人质疑是否考虑了激励阶段和 token generation events(TGE),指出 Aster 可能仍处于为空投进行早期 farming 的阶段,这会抬高短期手续费。另有人直接问:“Q4 谁会赢,Aster 还是 Hyperliquid?”回应是:如果 Aster 能解决技术故障就选 Aster,否则就继续跟着 Hyperliquid。

也有更多怀疑的声音,称这种看法“被过度夸大”,或预测数据会很快发生变化。这提醒我们在加密领域叙事转换得很快,像收入倍数这样的工具能帮助剔除噪音。对于 meme 代币领域的人来说,这类平台很关键,因为它们处理着 meme 币赖以生存的高交易量、高波动性的交易。

这对 meme 代币意味着什么

meme 代币不仅仅是病毒式炒作;它们深度依赖于支撑交易的基础设施。像 Aster 这样能产生高额手续费的平台,通常意味着活跃的用户行为,这可能带来更多流动性和 meme 项目的机会。如果 Aster 被重新定价走高,可能吸引更多开发者和交易者,带动整个生态——包括那些疯狂的 meme 币发行——的增长。

而 Hyperliquid 作为更成熟的玩家(可以把它看作 perp 交易领域的老将,在像 Solana 这样的链上活跃)意味着任何估值修正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代币价格和交易量。meme 内部人士应密切关注这些估值变化,因为它们往往是区块链技术和代币经济学更大趋势的前兆。

展望未来

无论你是资深的区块链从业者,还是刚入场的 meme 币爱好者,关注这些比较可以让你更有判断力。收入是不会说谎的,随着市场成熟,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被真实指标而不是纯投机所评判。如果你在交易 meme 币,考虑一下像 Aster 和 Hyperliquid 这样的 perp DEX 的领导权变化会如何影响你的策略。

想了解更多对加密平台和 meme 代币情报的深度解析,请查看我们的知识库 Meme Insider。你怎么看——Team Aster 还是 Hyperliquid?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