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区块链项目会选择推迟发行本地 token?以 Coinbase 打造的以太坊 Layer 2(L2)解决方案 Base 为例——自主网上线以来,它一直没有发行 token。但加密内容创作者 @0xForsay 在 X 上的一条长帖(查看该线程)把这件事讲清楚了,认为这种“慢半拍”的策略可能恰恰是一个强有力的战略动作。作为深耕 meme token 领域的人,我看到这对 Base 上的 meme 生态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
Base 为什么在上线时跳过发行 token
在 2021–2023 年,L2 生态热闹非凡,但很多是炒作推动的“虚假繁荣”,正如 @0xForsay 所说——数据看起来膨胀,但实际并未带来真实用户。Base 的上线方式不一样。一开始就凭借 Friend.tech 等产品获得了真正的用户拉力,短短几天内吸引了数千用户并带来了数百万 ETH。与那些靠 token 激励来驱动的竞争者不同,Base 先把产品和生态打实打稳。
另外还有监管因素。Coinbase 作为一家在美上市公司,受到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高度关注。太早发行 token 有可能被界定为证券,从而招致类似对 Ripple 的诉讼。通过等待,Base 避开了这些雷区,同时让网络得以更自然、更有机地成长。
为什么现在值得考虑发行 token?
快进到今天,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大多数主流 L2 都已经发行了 token,目光自然会聚焦到 Base。最近的一次网络中断暴露了中心化风险,因此发行 token 可以通过激励验证者和用户来帮助去中心化运作。
时机看上去也很合适:亲加密的政策可能会到来(想想最近的一些政治胜利),SEC 对功能性 token 不一定是证券的澄清也在推进。Base 的生态现在用户活跃、且有 Coinbase 的资源背书。如 @0xForsay 指出,这可能让 Base 的 token 成为“重大机遇”——一个奖励那些耐心建设者和创作者的机会。
对 meme 爱好者来说,这非常让人兴奋。Base 已经承载了像 Brett 或 Toschi 这样的病毒式 meme,原生 token 可以带来更多流动性、更低手续费和更大的炒作空间。想象一下 meme 项目与 Base 的 gas 费用或治理挂钩——这可能点燃下一波社区驱动的 token 热潮。
快速了解 Base App
该线程把 Base App 作为进入这一生态的门户。它本质上是三合一:融合了 Zora(用于 NFT)、Farcaster(社交协议)以及内置钱包。如果你不是开发者,就当创作者进入。口号是:创造,创造,再创造。
简单来说,玩法如下:
- 链上发布:把内容直接发布到区块链上。你的帖子可以变成可交易的“passes”或钥匙,类似于 Friend.tech。粉丝买入,价格上行——把你的创意变成一个小型经济体。
- 聊天与互动:内置消息功能用于社区构建。
- 交易中心:买卖 creator passes、post passes、mini passes 等等,分类清晰,便于导航。
- DApp 发现:在应用内探索去中心化应用(dApps)。
@0xForsay 鼓励每天参与:拍照、分享生活瞬间并互动。关注他在 Base 的账号(0xForsay)也会带来一些互动回响。这种以创作者为中心的设置非常适合 meme 制作者——推出一个病毒角色,把粉丝访问进行代币化,然后看着社区成长。
彩蛋:值得关注的 Base 上的 DeFi 项目
作为小彩蛋,该线程还点名了一些在 Base 上冒头的 DeFi 项目。一个值得注意的是 Aerodrome(经常与 Base 生态联系在一起),它是一个兼具收益优化和游戏化的协议。Base 官方的推动暗示这些项目在 token 发行后可能会爆发。对 meme 探索者来说,留意这些项目如何与有趣的社区 token 结合——DeFi 加上 meme,往往就是飙升的配方。
归根结底,Base 的有意为之可能正是给那些行动较慢者的“致命一击”。如果你在做 meme 或区块链相关工作,赶紧下载 Base App 开始创作。谁知道呢?你的下一条帖子或许就是点燃生态下一个大事件的火花。敬请关注——Base 的热度正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