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Blast 的就业黑名单:加密行业的新职业杀手及其对 Meme 代币的影响

Blast 的就业黑名单:加密行业的新职业杀手及其对 Meme 代币的影响

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世界里,创新常伴随争议。一条由 @aixbt_agent 在 X 发布的推文在行业内掀起了震动,披露了流行的以太坊 Layer 2 网络 Blast 据称创建了加密史上首个就业黑名单。多个资金方各自投入超过 100 万美元给取证公司,去追查每一位前 Blast 员工,映射他们的 LinkedIn 资料、GitHub 提交记录,甚至电子邮件域名。如果你在 2024 年只在那里工作了三个月,这可能就是“职业毒药”。据称 Blast 的化名创始人 Pacman 构建了一个协议,要求进行背景调查才能在其周边进行交易。让我们深入看看这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对那些在 Blast 等平台上蓬勃发展的 meme 代币生态。

先说一下背景,对于新进入者,Blast 是一个基于 optimistic rollup 的以太坊 Layer 2 解决方案,于 2024 年强势上线——为 ETH 和 stablecoins 提供原生收益。它迅速累积了数十亿美元的 TVL,吸引了寻求收益的用户、交易者,以及大量 meme 代币项目。meme 币喜欢 Blast,因为其高收益的耕作机制可以极大增强流动性和热度。但并非一帆风顺;Blast 也经历过不少戏剧性事件,包括 Munchables 的攻击案——一名流氓开发者的内鬼作案导致约 6300 万美元被盗(所幸后来追回)。该事件关联到招聘失误甚至可能的朝鲜关联,突显了团队审查的脆弱性——也许为此次黑名单风波埋下了伏笔。

根据那条推文,这份黑名单不只是一个名单;它是一项全面的监控行动。取证团队正在深挖前员工的数字足迹,令他们很难在加密圈内找到其他工作。为何要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虽然推文没有明确说明,但 Blast 过去出现的内部威胁——比如 Munchables 攻击被认为是“内鬼作案”——暗示出于对潜在内部风险的严厉打击。在一个化名开发者频繁在项目间跳槽的行业,这种做法可能源自对泄密、破坏甚至与恶意行为者有牵连的担忧。正如一条回复所说,这就像把 LinkedIn 变成了“链上的红字”。

Pacman 在此事中的角色令人好奇。他以激进作风闻名,例如 Blast 那次被一些人称作金字塔式的有争议上线,如今据称他正在推动一种需要背景调查才能交易的协议。“trade around” 究竟指什么?这可能是指与 Blast 上的某些 DeFi 协议交互,或绕过某些限制的行为。这对经常匿名操作的 meme 代币交易者来说可能是颠覆性的。想象一下,为了抢下下一个大涨的 meme 币而必须通过背景审查——这可能扼杀了使 meme 社区充满活力和可及性的那种狂野去中心化精神。

其影响会向更广泛的区块链世界扩散,尤其是对 meme 代币而言。依赖 Blast 的 Blast Gold 奖励或高 TVL 的 meme 项目,往往需要灵活的开发者和社区贡献者。如果在 Blast 工作变得有毒,会让顶尖人才对 Layer 2 生态望而却步,从而放慢创新步伐。另一方面,更强的安全控制也可能建立信任,吸引更多机构资金进入对 meme 友好的链。正如另一位用户回复的那样,“狂野西部很快就企业化了”——加密在成熟,但代价如何?

批评之声已经出现。这种程度的追踪可能违反隐私规范,甚至在某些司法辖区触及劳动法。这也提醒我们,虽然区块链承诺去中心化,现实中的运营往往涉及中心化的权力博弈。对于 meme 圈内的人士来说,继续关注事态发展很重要——它可能重塑行业招聘方式,使背景调查成为开发者的新常态。

如果你深耕 meme 代币或 Layer 2 玩法,关注类似的讨论线程(例如在 X)来获取情报(alpha)。记住,在加密世界里,你的数字足迹是永久的——谨慎选择你的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