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BNB 内部持仓解析:CZ 持有 64%,团队控股约 71%——对 Aster 和 YE 等 Meme 代币的启示

BNB 内部持仓解析:CZ 持有 64%,团队控股约 71%——对 Aster 和 YE 等 Meme 代币的启示

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代币的持仓结构往往能决定项目的成败——这在 meme 代币领域尤为明显。最近,[DeFi 分析师 Ignas 的一条推文]通过强调 Binance 对其原生代币 BNB 的控制力,引发了新一轮讨论。Ignas 援引大约一年前的 Forbes 分析指出,Binance 创始人 Changpeng Zhao(CZ)持有高达 64% 的 BNB 流通供应量。考虑到团队的其余持仓,这一比例约为 71%。但 BNB 仍不断刷新历史高点,说明高比例的内部控制并不总是意味着失败。

Forbes 与 Gray Wolf Analytics 的 Binance BNB 持仓图表

我们来细分推文中分享的图表。以当前大约 1.475 亿 BNB 的供应量为基准,持仓分布如下:

  • 31% 官方 Binance 团队持仓​​:公开归属于核心团队的那部分。
  • 20% 主要为散户,staking 的 BNB​:普通投资者为获取奖励而锁定的代币。
  • 9% 可能为散户,未 staking 的 BNB​:更随意持有、没有参与质押的持币者。
  • 39% 估算的 Binance 团队持仓​​:分析师认为归团队控制的额外一块,使团队总影响力达到约 70%。

这些数据来自与 Gray Wolf Analytics 合作的 [Forbes 报道],估算 CZ 个人持仓为 9400 万 BNB——价值数十亿美元。BNB(Binance Coin 的简称)最初作为 Binance 交易所的交易费实用代币推出,但已经演变为支撑 BNB Chain 生态系统的“燃料”,涵盖从 DeFi 应用到 NFT 的各种用途。

推文还引用了加密圈内人士 Conor Grogan 的另一条发言,指出 Aster 代币高达 95.77% 的团队钱包控制率——甚至高于 Kanye West 的 YE 代币在上线时 94% 的内部持仓比例。作为背景,Aster 是一个较新的代币,得到了 Binance 创始人 CZ 的公开吹捧。据近期报道,[Aster 在首周价格飙升了 800% 以上],市值一度达到 13 亿美元。Aster 更偏向于作为实用代币定位,但如此高度的集中化仍然令人担忧。

Aster 代币内部持仓对比图

另一方面,Kanye West 的 YE 代币则是典型的 meme coin 故事。它在 2025 年 8 月上线,借助一波炒作市值暴涨至 30 亿美元,但随后急速暴跌。[超过 51,000 名交易者损失了 7400 万美元],价格从峰值下跌了 80%。高比例的内部持仓往往意味着潜在的“rug pulls”,即创始团队在价格高位抛售给散户,但 YE 的案例也展示了名人背书如何在短时间内推动并随后暴跌一个 meme。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语境下提到 BNB?Ignas 的观点似乎是:如果像 Binance 这样的巨头在 71% 的团队控制下还能繁荣发展,或许像 Aster 这样的项目也值得被重新审视。在 meme 代币的世界里,去中心化常被口头宣扬但少被实践,这引发了辩论。高比例的内部持仓能为开发和市场推广提供资金,从而带来实质性增长——就像 BNB 生态扩张所示。但它们也容易被操纵,损害信任。

对区块链从业者和 meme 爱好者来说,结论很明确:做足尽职调查。到 CoinMarketCapCoinGecko 等网站查看代币经济学,查找能将团队代币随时间锁定的 vesting schedule,并关注链上活动以防可疑抛售。尽管 BNB 的成功表明集中持仓对于已建立的玩家可能奏效,但像 Aster 和 YE 这样的新兴 meme 项目提醒我们,波动性才是主旋律。

随着加密领域的发展,这类故事突显出创新与风险的交织。无论你是在 staking BNB,还是追逐下一个 meme 汽车(pump),理解持仓动态都会帮助你在代币的“西部荒野”中更好地导航。保持信息灵通,谁知道——也许下一个历史新高就差一条推文的距离。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