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这个世界里,财富翻转比一次 Solana 交易还快,部落式忠诚常常主导话语权。Helius Labs 的 CEO、Solana 生态中颇具影响力的声音 Mert 最近的一条推文,就激起了围绕这一现象的新讨论。Mert 发了一张恰到好处的迷因,指出比特币极端主义者(Bitcoin maximalists)身上的一种奇怪伪善。
这个迷因说到点子上:BTC maxis 对像虚构(或许现实)的 Anuscoin69420 这种荒诞的 meme 币市值飙升到十亿美元时“睡着”了。但如果是 Zcash——一个以隐私为重点、使用 zero-knowledge proofs(zk proofs)实现屏蔽交易的 Bitcoin 分叉——达到类似高度,立刻就成了“真货”。Mert 附带的文字把观点进一步点明:“it is curious that btc maxis did not give a shit about the 4,000 derp coins this cycle but if there's a btc fork with zk proofs and privacy that actually works and that people use, they lose their shit. fascinating behaviour.”
为什么有选择性的愤怒?
归根结底,这种行为源于感知到的威胁。Meme 币通常在像 Pump.fun 这样的 Solana 平台上发行,被看作无伤大雅的消遣——有趣的投机赌注,并不挑战比特币作为“可靠货币”的叙事。像 Anuscoin(其戏谑的合约地址在回复中浮现:8XVJmMuewPRsQDCv1U19cKy4eXS71zcHoJDtNRtApump)之类的代币可能凭借炒作和社区氛围暴涨,但它们并不是在标榜自己是“更好的 Bitcoin”。它们只是迷因,搭乘病毒式幽默和快速交易的浪潮。
而 Zcash 则是另一回事。它于 2016 年从 Bitcoin 分叉出来,集成了 zk-SNARKs(一类 zk proof)以在保持工作量证明区块链安全性的同时实现私密交易。这不只是噱头;这是对比特币透明模型的一种直接升级,部分人认为比特币在隐私方面确实存在不足。如果 Zcash 或类似项目获得真正的吸引力——尤其是落地应用——它可能会吸走用户和价值,削弱极端主义者的核心信念:Bitcoin 不需要改进。
对 Mert 那条推文的回复也反映了这种情绪。有用户打趣说:“感觉被威胁了。买就完了,别在一旁抱怨”,另一些人则提到 Anuscoin 曾短暂冲到 17k 的市值。回复里既有打趣、为其他迷因做宣传,也有对部落分裂的微妙讽刺。甚至还有回复链接到另一个 Pump.fun 币($ANUSCOIN 变体),强调了迷因文化如何在这种混乱中蓬勃发展。
对 Meme 币和隐私技术的更广泛影响
这条推文不仅仅是个笑话——它也为加密领域不断演变的格局提供了一个窗口。本周期内,Meme 币爆发增长,超过 4,000 个“derp coin”(低成本、低门槛的搞笑代币)涌入市场,很多都在以速度和低费用著称的 Solana 上发行。它们让加密更平民化,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夜之间发行代币并建立社区。但正如 Mert 所暗示的那样,BTC 纯粹主义者会把它们当作无关紧要的东西,因为这些代币并未侵占比特币的领地。
而像 Zcash 这样的隐私技术则更具威胁性。在一个监管不断审视链上活动的世界里,zk proofs 提供了一种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的情况下增强隐私的途径。基于此类技术的项目——无论是 BTC 的分叉还是 layer-2 解决方案——都有可能重新定义货币的未来。BTC maxis 的“抓狂”并非无的放矢,因为这直指他们的核心信念:比特币就是最好的,无需改进。
对迷因币爱好者和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突显了理解部落动力学的重要性。Meme 币可能是零售投资者的入门点,但推动长期价值的,是隐私和可扩展性方面的技术创新(比如 Solana)。如果你要深入迷因领域,注意它们如何与“严肃”技术交汇——有时两者的界限会模糊。
总结这场加密文化冲突
Mert 那条带着病毒式迷因和犀利评论的推文提醒我们:加密既关于技术,也关于人。无论你是 BTC maxi、Solana 的支持者,还是单纯来看看迷因,这些讨论都在推动行业前进。谁知道呢?也许下一个大热的隐私迷因币会架起一座桥梁。在那之前,留意那些 Pump.fun 的新发行——别对真正撼动行业的创新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