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crypto 爱好者们!如果你像我们 Meme Insider 团队里的很多人一样深耕区块链和 meme 代币领域,你一定会欣赏那些推动这个领域不断进化的坚韧与创新故事。最近在 X 上出现了一条由 KevinWSHPod 发布的精彩线索,回顾了 “DROPS” 节目《When Shift Happens》的一期,讲述了 Anand Iyer(@fiddybps1)的经历——他是 Paradigm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如何在重大挫折中重整旗鼓,打造出 Paradex,一个志在超越 Binance 这类中心化巨头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给不熟悉行话的读者补充一句,DEX 是那种你可以直接从钱包里互换代币、无需把资产交给中间方的平台——可以把它理解为金融上的自我主权,这对像 meme 币这样依靠社区驱动热度、波动巨大的资产尤其重要。
早期加密交易中的低效问题
Anand 的故事从 2019 年开始,那时大机构还在通过 Telegram 聊天来交易比特币期权。想象一下:一小群做市商手动敲定交易,然后再把信息发布到像 Deribit 这样的衍生品交易所。流程很笨拙,非常需要改进。
Anand 有传统机构交易的背景,他看到了空缺并开发了一个工具来自动化和简化这些交易。这最终演变成 Paradigm,迅速扩展到在 Deribit 上处理超过 35% 的期权交易量。我们在说的是 3,000 家机构、每天 15 亿美元的交易额——这些数字让它成为严肃玩家的首选。正如 Anand 所说,他们把“slippage”降到了最低,slippage 基本上就是在流动性不足的市场执行大额订单时产生的价格差。对 meme 代币交易者而言,这种效率可能决定你是赶上一个涨势还是看着它溜走。
但 Paradigm 仍然依赖中心化交易所来结算交易,这让 Anand 感到不安。他非常推崇 self-custody——让用户掌控自己的资产而不是信任某个平台。这种理念为 Paradex 埋下了种子。
抵御 FTX 风暴
随后就是 2022 年的 FTX 崩盘,这场加密地震抹去了数十亿美元,动摇了整个行业。Anand 的个人投资组合降为零,Paradigm 存放在 FTX 的资金被吞没,他们前十名客户中有七家一夜之间倒闭。痛苦难当。再加上硅谷银行倒闭,恰逢他正处理家庭健康问题——一切都乱成一团。
Paradigm 的交易量暴跌,市场一片寂静。但 Anand 没有放弃,反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 Paradex。为什么?因为他把它视为防止此类中心化失败的未来解决方案。“如果我们停止构建,当市场回暖时就已经太晚了,”他如是说。这对所有在加密世界里的人,尤其是 meme 创作者和交易者,是一个提醒:韧性不是可选项——它关乎生存。
Anand 将自己的冷静心态归功于在印度的成长背景以及创业者父亲的影响。不去过度担忧风险,只是迎难而上。同样的动力把一个随意的想法变成了 Paradigm 的成功,并在熊市中支撑着 Paradex 的存续。
为什么 Paradex 可能重塑 DeFi 与 meme 生态
如今,Paradex 不只是又一个 DEX——Anand 的目标是让它“比中心化交易所(CEX)好 10 倍”。怎么做到?对大额订单更紧的价差(在 10 万美元交易上已能打败 Binance)、通过 self-custody 提供的坚实隐私保护,以及像 perpetual options 这样的创新产品。perpetual options 类似于没有到期日的期货合约,并内置了防止清算的保障,让你可以小额手续费下杠杆持仓而不至于被常见的大幅下跌清出。
在 meme 代币世界里,涨跌可能在几秒钟内完成,这意味着交易可以更安全、更高效。想象一下推出你的猫主题代币,机构流动性涌入却不必担心 CEX rug pull。Paradex 体现了“优于 CEX 的时代”,将 DeFi 推向前进。
Anand 把交易比作他过去玩 Counter-Strike 的时候的高强度团队配合。他把加密视为一种文化性转变,类似于游戏或电子音乐走向主流——一个由区块链连接起来的数字社区网络。对 meme 代币而言,这一比喻非常贴切;它们本质上就是关于氛围和归属感的。
给加密社区的启示
Anand 的故事令人振奋:从 Telegram 的临时方案到构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网络,经历崩盘后仍然去构建更自由的金融工具。正如他所说,Paradex 让人们“更自由地表达自己”,并触及全球的生活。在一个充满炒作和波动的领域,这是一次以目的去构建的呼唤。
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在 YouTube 或你的播客应用上收听完整节目。想了解像 Paradex 这样的 DEX 创新如何有可能为 meme 代币生态带来加速度,继续关注我们 Meme Insider。你认为在加密寒冬中如何坚持下去?在下面留下你的看法!
查看原帖请移步 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