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Celestia 实现亚秒级最终性:为何 Tempo 必须成为 L1 才能实现闪电般的加密支付

Celestia 实现亚秒级最终性:为何 Tempo 必须成为 L1 才能实现闪电般的加密支付

在瞬息万变的区块链世界里,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尤其是支付场景,时间到达最终性的快慢往往决定了一个项目能否落地。想象一下用加密货币买杯咖啡,却要等 15 分钟才能确认交易真正不可撤销。这就是

- 该帖引用 Cem,讨论在 Celestia 上使用 Sovereign SDK 让 Tempo 成为能实现快速最终性的 L1。​
目前大多数基于 Ethereum 的 rollups 所面临的现实。但 Sovereign Labs 的 CEO Cem Ozer 在 X(前 Twitter)上的一条讨论掀起了波澜,他主张 Tempo 应该放弃 L2 的身份,彻底成为 L1。Celestia 联合创始人 Mustafa Al-Bassam 也在回复中带来一条令人兴奋的消息:亚秒级最终性要来了,这要归功于 Celestia 的技术栈。

我们来拆解一下。对于不熟悉术语的读者,区块链中的“最终性”指的是交易变得不可逆的那个点——没有双花或链重组可以把它撤销。对于现实世界的用例(比如交换商品或服务),这点至关重要:如果支付被撤回,你无法把商品要回。

Cem 的帖子从一个经典的双花场景说起:Alice 用一个 Labubu 玩偶换取 10 BTC,但没有等待完全确认。如果 Bob 发起双花,Alice 就吃亏了。Bitcoin 大约需要 60 分钟才能达到稳固的最终性(六个区块),Ethereum 在其 Casper 机制下大约需要 15 分钟。Rollups——那些高效的 Layer 2 解决方案——因为要在 Ethereum 上结算,也继承了这个延迟。对于涉及实体物品的支付来说,这速度远远不够。交易所出于这个原因会长时间等待充值确认。

引入 Tempo。Cem 作为一名 L2 构建者直言,Tempo “需要成为 L1” 才能实现日常交易所需的快速最终性。但有个转折:你并不需要传统的单片式 L1。采用模块化方法后,rollups 可以“自我结算”,无需依赖 Ethereum 的智能合约来处理争议或证明。相反,它们把所有东西内部处理,安全性仅依赖于它们把数据发布到的 data availability(DA)层。

这正是 Celestia 大放异彩的地方。借助 Sovereign SDK,开发者可以构建将数据直接发布到 Celestia 的 rollups。目前,这能为用户带来大约 6 秒的最终性。但随着 Celestia 即将到来的共识升级?我们谈论的是 300 毫秒——比眨眼还快。

比较 Ethereum、Bitcoin 与 Celestia 的区块链最终性时间线示意图

Mustafa 的回复正是引用了这一点并补充道:「关注这一动向……」这是对巨大飞跃的暗示。像 Arbitrum Orbit 或 OP Stack 这样的技术栈即便在 DA 层使用 Celestia,仍然会回落到 ETH 那个大约 15 分钟的窗口,难以摆脱 Ethereum 的瓶颈。

这对 meme 代币和区块链爱好者为何重要?在 Meme Coin 世界里,热度瞬息万变,快速最终性意味着更顺畅的交易、更快速的兑换,以及在剧烈波动市场中更低的风险。像 Tempo 这样的项目可以实现针对 Meme 周边商品或游戏内资产的即时且安全的支付,而不会有长时间延迟。这对于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的前提下提升可扩展性而言,是一大变革

- Meme Insider 专注于 meme 代币,但此话题属于区块链技术范畴,可能与加密新闻相关。​

批评者可能会指出,300ms 只是针对于 DA 的时间,而不是完整的共识过程。但在自我结算的 rollup 中,安全模型的重心转向了 L1 的共识,使其在高风险场景下也足够稳健。正如该讨论串中的回复所说,这比单纯增大区块大小更能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并有可能把 Web3 从“如果可以的话”变成“为何不每天使用它?”

如果你正在区块链上构建项目,或只是长期持有 meme 代币,密切关注 Celestia 和 Sovereign 非常有必要。这不只是技术讨论——它是加密货币走向主流的基础。想了解更多关于模块化区块链以及它们如何驱动下一波 dApp 浪潮的内容,请查看原帖中链接的 Sovereign docs。未来很快,而且它正以毫秒级到来。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