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伦敦数字资产峰会(Digital Asset Summit 2025)上,花旗的 Sophia Bantanidis 分享了关于稳定币和数字货币未来的一些发人深省的见解。在一条来自 Blockworks DAS 的推文 中,她强调稳定币不会独自称霸市场,并引用了近期报告。下面是她演讲的要点,勾勒出到2030年 Web3 如何与华尔街接轨的生动图景。
稳定币的“ChatGPT 时刻”
Bantanidis 开场将 2025 年称为机构采用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的“ChatGPT 时刻”。如果你不熟悉,稳定币是与美元等稳定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因此比比特币等更加低波动。过去六个月显示,数字原生公司在现实世界应用方面快速推进,验证了这一转变。
对2030年的修订估算
花旗更新了其预测:稳定币发行的基准情景现在为到 2030 年达 1.9 万亿美元,较之前的 1.6 万亿美元上调。在牛市情景下,可能达到 4.0 万亿美元(之前为 3.7 万亿美元)。这些数字反映出对稳定币在全球金融中角色日益增长的信心。
交易速度与交易量
设想稳定币的流转速度为当前的 50 倍,类似于传统法币支付。在基准情景下,这可能支撑到 2030 年接近 100 万亿美元的交易额。牛市情景则可达 200 万亿美元。这一规模巨大,显示出稳定币处理庞大经济活动的潜力。
银行代币的崛起
更有意思的是——银行代币(如代币化存款)正因其信任基础和监管支持而受到企业青睐。Bantanidis 预测到 2030 年,银行代币的交易量甚至可能超过稳定币。它们本质上是银行货币的数字化版本,提供了熟悉的保障与安全性。
数据对比的视角
尽管稳定币年周转达到 100 万亿美元看起来庞大,但与当今的银行流量相比仍算小。领先银行单日已在流转 5-10 万亿美元。这为这些预测提供了背景,说明还有增长空间而不至于压垮体系。
共存的生态系统
Bantanidis 设想一个稳定币、代币化存款、存款代币甚至央行数字货币(CBDC)共存的世界。CBDC 是由央行发行的国家货币的数字版本。基于信任、互操作性(与其他系统的协同能力)和明确的监管,每种形式都会找到自己的定位。
企业财务部门的兴趣点
大型公司关注这些代币的可编程性,以实现实时结算、对账和内置合规。这样可以减少交易摩擦,而银行代币和稳定币都能实现这些功能。
要点是什么?正如 Bantanidis 所言,“稳定币不会是唯一的主角。”这一不断演变的格局也可能影响 meme 代币,因为像这样的稳定基础设施常常是 DeFi 生态中波动资产的支撑。对于区块链从业者来说,关注这些发展意味着在将传统金融与加密创新整合方面保持领先。如果你在构建或交易 meme 币,考虑到稳定币和银行代币采用率提高,可能会稳定流动性池或催生新的交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