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Cloudflare 故障引发加密社区关于区块链可用性的争论

Cloudflare 故障引发加密社区关于区块链可用性的争论

加密圈特别喜欢吐槽,尤其是当吐槽揭示了炒作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时。最近,一次大范围的 Cloudflare 停机在互联网上掀起波澜,导致无数网站和服务无法访问。就在这家 web2 巨头苦苦应对时,一些区块链爱好者按捺不住,开始嘲讽他们钟爱的链“从不掉线”。此时,Solana 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玩家 Helius Labs 的 CEO Mert 在 X(原推特)上发了一条让人回味无穷的长帖,瞬间引发热议。

在他的帖子中,Mert 直接点名新手:“『cloudflare down, heh, but never goes down』亲爱的新手们,Cloudflare 每秒处理的请求量比所有链在其生命周期里合计处理过的请求多 85 万亿倍,别在这里像幼童向飞行员吹嘘自己用玩具飞机飞了一圈那样得意忘形。”

扎心但不冤。Cloudflare 是一家内容分发网络(CDN),处理着海量的网络流量,保护网站免受 DDoS 攻击并加速加载速度。它在任何一天都能处理令人难以想象的请求量——可以说是千万亿级别的请求。而区块链则通常用每秒交易数(TPS)来衡量吞吐量。即便是像 Solana 这样的顶尖项目,在峰值时能达到数千 TPS,也与 Cloudflare 的规模无法相提并论。

Mert 在后续回复中进一步强调:“是的,伙计,你那 500 TPS 不掉线真让人印象深刻,顺便说一句,Cloudflare 在我写完这段话的时间里处理了多达 980,000,000,000,000,000,000 倍更多的 TPS。”这句半开玩笑、半讽刺的话提醒人们:把一个区块链的在线率拿来和全球互联网骨干比,就像让卡丁车去和一级方程式赛车一较高下。

这条讨论对 meme token 领域尤其及时。meme coins 赖以生存的是炒作、病毒式传播和社区驱动的叙事,很多都构建在像 Solana 这样交易费低、速度快的链上,使得交易能够迅速发生。但当支撑这些活动的基础设施(比如 RPC providers,或是钱包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 web 服务)出现故障时,所有热度可能瞬间被扑灭。Helius Labs(Mert 的公司)专注于 Solana RPCs(远程过程调用)、数据工具和交易基础设施,是许多 meme token 项目的重要支柱。当 web2 服务出现问题时,也凸显出在 web3 中构建稳健、去中心化替代方案的重要性。

讨论并未就此停住。回复区涌入了大量评论,有人捍卫自家链的可靠性,也有人质疑 Mert 给出的数据。一位用户贴出了来自 Cloudflare 网站的截图,争论具体数字,而另一位则指出像 ICP 一类声称“零停机”的链。即便是在打趣和互怼之中,这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讨论:随着加密世界走向成熟,我们如何构建能够与(甚至超越)集中式巨头抗衡的系统?

对于 meme token 爱好者来说,这是一记警钟。很多梗币(meme token)的兴衰取决于 X、Pump.fun 或去中心化交易所等平台上的势头,而这些平台都依赖底层基础设施。一次 Cloudflare 的小故障可能会影响交易网站的访问,但一次区块链停摆则可能彻底扼杀一次涨幅。Mert 的帖子提醒我们要既欣赏两个世界的工程成就,也要在加密领域推动更好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你正在研究 meme token,不妨关注像 Helius 这样的基础设施型项目——他们是让这场派对继续进行的无名英雄。你怎么看待区块链与 web2 在可靠性上的对比?在下方评论分享你的看法吧。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