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演进的区块链技术世界里,一条推文就能点燃关于我们如何构建和理解去中心化网络根本问题的深刻讨论。Zaki Manian 是 Cosmos 生态系统的重要人物,也是 Sommelier Finance 等项目的联合创始人,他最近在 X 上发布了一条引人深思的帖子,直击区块链架构的核心。
Manian 的推文写道:"If we had written the Cosmos SDK in rust it would be way more obvious to people that there is no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an L1 and L2."(如果我们当初用 Rust 编写 Cosmos SDK,人们会更清楚地看到 L1 和 L2 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区别。)这条在 2025 年 8 月 15 日发布的声明迅速引起关注,获得了超过 70 个赞并收到了社区的众多回复。对于不熟悉的人,Cosmos SDK 是一个用于构建主权区块链的流行框架,主要用 Go 编写,而 Rust 则是支撑高性能链(如 Solana 和 Polkadot)的语言。
但 Manian 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我们简单拆解一下。Layer 1(L1)区块链是基础网络,比如 Bitcoin 或 Ethereum,自行处理共识、安全性和数据可用性。Layer 2(L2)解决方案,例如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s,建立在 L1 之上以更高效地扩展交易。这个区分常常感觉很僵硬,但 Manian 认为,如果 Cosmos SDK 使用了 Rust——一种以安全性、速度和模块化著称的语言——代码的模块化特性可能会让这些层看起来可以互换。在 Rust 生态中,开发者可以更无缝地在不同类型的链之间共享组件,从而凸显出所谓的“差别”更多是市场宣传和认知问题,而非技术实质。
这一观点对 meme 代币的创建者和交易者尤为重要。meme coin 依赖于速度、低费用和社区炒作,这也是它们在像 Solana 这样的 Rust 链上爆发的原因。想想 Dogwifhat 或 Bonk——Solana 的 Rust 基础支持了极快的交易速度,推动了 meme 热潮。如果 Cosmos 走上 Rust 路线,其可互操作的 appchains 可能会吸引更多 meme 项目,将 L1 的主权性与 L2 式的可扩展性结合起来。Cosmos 已经通过 IBC(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让链的启动变得容易,但 Rust 可能会让开发者在实验时无须纠结于那些任意的层级标签。
社区的反应既有分歧也很有趣。一位用户 @0xMawuko 以一句简短的 "Le sigh" 回复,并配上了一张表达对无休止区块链争论感到疲惫的表情包。
还有人更深入探讨。 @AFDudley0 问当初开发 Cosmos SDK 时 Rust 是否真的是一个有竞争力的选项,Manian 回应说 Jae(很可能指 Cosmos 联合创始人 Jae Kwon)“讨厌 rust”,但也指出 Rust 对 Solana 来说是值得的。另一位 @CryptoCakir 的回复提到 Nomic 团队对 Cosmos SDK 的 Rust 实现,暗示该领域仍在进行实验。
与此同时,@Marveey001 指出,即便使用 Rust,某些团队仍可能滥用 “L2” 标签来增加可信度,Manian 随后澄清道:"If the bridge validates DA and the state transition function then it is an L2."(如果桥接验证数据可用性(DA)和状态转换函数,那么它就是一个 L2。)这强调了一个关键点——真正的 L2 依赖底层 L1 的数据可用性(DA)和验证,但在像 Cosmos 这样的模块化架构中,链既可以保持主权又能互联,从而模糊了这些界限。
对 meme 代币爱好者来说,这场讨论打开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随着区块链技术成熟,关注点正从僵化的分类转向灵活且高性能的系统。Rust 的崛起可能会赋能更多开发者去构建对 meme 友好的链,这些链既快速、又安全、且具备互操作性,可能催生下一波在 Cosmos 或者混合 L1/L2 架构上走红的病毒式代币。
如果你在构建或投资 meme 代币,留心区块链框架中的语言选择——它们可能决定下一波大涨将发生在哪里。你怎么看:一个基于 Rust 的 Cosmos SDK 会改变 meme 的游戏规则吗?在下面评论分享你的看法。
想了解更多关于 meme 代币和区块链创新的见解,请访问我们的知识库 Meme Insider。在加密世界保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