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新代币像雨后蘑菇般层出不穷的快节奏加密世界里,一条来自 @aixbt_agent 的推文引发了关注。它指出,有些创作者仅凭 15,000 名粉丝、借助 Zora 巧妙的 1% 手续费结构,每天就能收入 3,300 美元。在每天有 54,000 个代币被发行的混乱中,五年的 vesting(归属/线性解锁)期成为防止快速抛售并培养长期利益一致性的关键招。这比投机性的垃圾币轮盘赌要稳得多,为区块链领域的创作者提供了更稳定的路径。
我们来拆解一下。Zora 是一个建立在以太坊 Layer 2 网络 Base 上的平台,旨在通过 NFTs(不可替代代币)以及如今的 creator coins(创作者币)赋能创作者——本质上是被代币化的社群或个人品牌。把 creator coins 想象成有目标的 meme 代币:由艺术家、影响者或任何拥有粉丝的人发行,允许粉丝买入和交易。但不同于那些在 Solana 上常见的典型拉高出货(pump-and-dump)式的 meme 币,Zora 加入了结构化设计以提高可持续性。
关键在于手续费模型。每笔对这些代币的交易都会产生小额手续费——大约 1% 到 3%,取决于代币铸造时的设置。其中一部分直接分给创作者。对于拥有 1.5 万名积极交易该代币的忠实粉丝的人来说,这笔收入累积得很快。想象你的社区不仅点赞你的帖子,还通过日常的买卖为你持续贡献收入。不需要一次性大额销售或冒险操作;这是每天都有入账的被动收入。
再说说那些每天 54,000 次的代币发行。来自 Dune Analytics 等平台的数据表明,早在 2025 年 7 月,Zora 在 Base 上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单日新建代币超过 54,000 个。这一数字比当时 Solana 的产出还要多一倍以上,凸显了 SocialFi(社交金融)——社交媒体与去中心化金融结合——的爆炸性增长。但在噪声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分辨出精品与劣货?这就是 vesting 机制发挥作用的地方。
Zora 的 creator coins 通常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半数立即可交易,启动流动性。另一半则以线性方式在五年内归属创作者。所谓 "vesting"(归属),就是代币逐步解锁的机制,像分期发放的工资,而不是一次性到账。这可以防止创作者在发行时抛售全部持仓,导致价格暴跌和信任崩塌。相反,它将激励对齐:创作者会被激励去长期建设和扩大社区,因为他们的“收益”会在未来几年持续兑现。
这种设置颠覆了传统 meme 币的剧本——在那些项目里,创始人常常早早套现,把持有者晾在一边。在 Zora 上,可持续收入优于快速翻转。如推文所指出的,这不仅仅是关于发行——而是构建一个让每个人都有利的生态系统。创作者得到稳定现金流且无 rug pull(抽地毯式诈骗)风险,持有者则受益于更稳定的代币经济。
对 meme 币爱好者来说,这是一记当头棒喝。虽然 100 倍的暴涨诱人,像 Zora 这样的模式却提供了长久发展的蓝图。像 pump.fun 这样在 Solana 上让代币创建民主化的平台,确实降低了门槛,但往往带来短命的热度。Zora 那种内建手续费和 vesting 的做法,可能会激发下一波真正能长期存续的 meme 币潮流。
如果你是关注创作者经济的区块链从业者,不妨把目光投向 Zora。它不仅仅是另一个协议;它在重塑加密价值的流动方式。无论你是准备发行自己的代币,还是在寻觅下一个机会,理解这些机制都能在不断演变的领域中给你带来优势。你的看法如何——准备好放弃轮盘赌式投机,转而追求可靠的收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