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感觉加密领域失了往日的激情?你知道,那些人人都在追逐下一个万亿美元级协议、梦想颠覆整个金融体系的激昂日子。你并不孤单。在由 Sticker Dood 分享的一段原始片段中,Eclipse 联合创始人 AJ Warner 在 The Rollup podcast 的一次聊天里把事情说得很直白。他与 Hyperliquid 的 Robin 以及来自 Arbitrum 的几位人士同场,氛围如何?对仍在追逐那些登月式项目的人来说,这是一记清醒剂。
想象一下:三位头脑敏锐的人在一场虚拟圆桌上,剖析现在的加密灵魂。Warner 直言不讳。“我在这个领域待了一段时间,”他开口,语气夹杂着怀旧和沮丧,“我注意到的一件事是,人们的建设野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消退了。”哎。这指的是打造持久且大规模项目的热情——像那些难觅踪影的市值 100B 的巨头——已经熄火。取而代之的?都是关于快速现金:流动性耕作、空投猎杀,以及任何能在短期内榨取收益的噱头。
如果你不熟悉这些行话,流动性游戏基本上就是加密世界的增强版日内交易。想象把代币 staking 在池子里赚取奖励,追逐协议激励,或在各种 DeFi 应用间跳来跳去以追求下一波收益提升。这确实很聪明,但 Warner 的观点是,这与构建能存在数十年的东西相去甚远。“人们的终极目标或他们试图在更长时间跨度里构建的东西已经发生了变化,”他说道。他并不评判——只是做了一个在熊市里尤为刺痛的观察:在这里,生存往往比革命更重要。
为什么这种转变感觉如此真实
放眼全局,这并不难理解。2022 年暴跌之后,生态系统一直处于救治状态。风险投资收紧,用户更挑剔,而像 Arbitrum 和 Hyperliquid 这样的 layer-2 让扩容成本更低,“我也行”的项目门槛几乎不存在。为什么要把几年时间投入到一个开创性的协议里,而不是推出一个流动性磁铁,吸纳 TVL (total value locked, for the uninitiated),然后趁热炒作套现?Warner 指向数据:小团队用最少的努力就能拉来数十亿的流动性,而“重量级玩家”则追逐活跃用户和短暂的指标,而不是持久影响力。
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降低了准入门槛——任何有笔记本的人都可以通过 Uniswap 或 Jupiter 发起一个代币并引导流动性。这推动了我们在 Meme Insider 一直持续报道的 meme 代币爆发。还记得 PEPE 或 DOGE 的狂欢吗?纯粹的流动性玩法,加上社区的 FOMO 和病毒式拉涨。但反面呢?这滋生了可丢弃文化。协议像糟糕的相亲对象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当收益枯竭时,散户往往就是接盘侠。
流动性时代的 Meme 代币
说到 meme,这种转向对我们这个区块链角落而言再贴切不过。meme 代币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蓬勃:由社交热度驱动的大规模流动性涌入,而非实用性。Warner 的片段呼应了我们在像 WIF 或 BONK 等代币上看到的情形——它们并没有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但天啊,它们确实捕捉到了加密投机的能量。讽刺的是:当“严肃”的建设者在追求可持续模型时,meme 却在证明,有时一个好笑点子(和一个大流动性池)就足够让代币起飞。
然而,Warner 的细微警告仍在:如果每个人都在玩同一个短平快的游戏,谁来搭建基础设施?作为 meme insider 的我们,这提醒要去物色那些把病毒性和可持续性结合起来的项目——比如带有内建用途的 meme,或能在 pump 过后社区仍能演化的团队。Hyperliquid 的 perp DEX 创新或 Arbitrum 的 orbit chains 说明仍有野心的空间,但这可能意味着混合模型:用流动性去助推真正的技术发展。
接下来加密构建者该怎么走?
总结一下,Warner 并不是在唱衰——他在诊断。片段以一种务实的语气结束:或许这不是死亡,只是进化。正如他说的,“A lot of them are toggled on FM curious,”暗示有人在尝试新的杠杆,比如 tokenized real-world assets 或 AI-blockchain mashups。对于追逐 meme 代币的人来说,留意那些流动性陷阱,但也别忽视那些默默为长期积累力量的黑马。
在这里看完整片段 here 并留下你的想法:野心真的死了吗,还是只是冬眠?如果你在建设或交易 meme,联系我们——我们愿意倾听下一次重大转变。
本文为 Meme Insider 持续解码病毒级加密时刻系列的一部分。敬请关注更多关于流动性趋势和 meme 代币深度解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