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深入剖析加密回购:A.J. Warner 对 Hyperliquid 与 meme 代币策略的看法

深入剖析加密回购:A.J. Warner 对 Hyperliquid 与 meme 代币策略的看法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加密项目像在抢黑色星期五折扣一样大举回购自家代币?在来自 The Rollup podcast 的一段新片段里,Offchain Labs 的合作与战略总监 A.J. Warner——也就是背后推手 Layer 2 解决方案 Arbitrum 的团队——把这一切说清楚了。我们在谈回购,这个从 Hyperliquid 的营收机器到 meme 代币领域都在热议的话题。

如果你深耕 meme coin 圈子,你会知道回购有时看起来像救命稻草——也可能是危险信号。Warner 把噪音梳理成了两个主要原因,说明为什么项目会走回购这条路:

  1. 不信任治理:代币持有者对协议决策的方式不买账。他们不愿意把赌注押在团队的愿景上,而是希望项目通过回购并销毁(或囤积)代币来支撑价值。

  2. 护城河焦虑:在传统企业里,你有专利或品牌忠诚这样的护城河。但加密呢?目前还不太具备。团队担心如果竞争者可以复制他们的玩法,重新投入利润未必能产生同样的回报。

Warner 把这与老派增长模式做了对比:“在传统企业里,如果你增长得飞快,你只是把钱再投入回去,因为你拥有一些专有东西。”一语中的——想想苹果把钱再投回研发,而不是像某些 meme 代币团队那样只盯着短期拉升。

这番对话也直接切入 meme 代币圈,尤其是在 The Rollup 的早前片段 中邀请到 Rekt Drinks 的 @osf_rekt 时。他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团队不会靠回购去追求 10 倍营收,针对 RektCoin 他说:“我们不会通过回购 @RektCoin 来把营收做 10 倍,我们会通过拿到分销协议、进入数千家商店来实现 10 倍。”重点是构建线下的实际拉动,而不是短期的代币花招——这与 Warner 所说的:加密需要更强的护城河,才能长期生存的观点不谋而合。

至于 Hyperliquid?他们堪称此类事例的代表。这家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正在收割大量手续费,推动了整个行业对回购的讨论。对于 meme 代币的投机者来说,这提醒了一个问题:你心水的那只狗币或青蛙币是在构建有粘性的东西,还是只是搭着炒作的顺风车?Warner 的见解,结合围绕 Robinhood 的 Arbitrum 集成 的讨论,显示出像 Arbitrum 这样的 Layer 2 正在把 TradFi 和 DeFi 搭起来——也可能为 meme 流动性带来加速器效应。

在这个 视频片段 中可以看到完整内容——不到三分钟,却对任何在叠加 meme 或扩展策略的人都有干货。你怎么看?回购是 meme 的杀手还是社区的胜利?在下方分享你的想法,并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更多关于区块链热议如何影响你钱包的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