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加密清算解读:为何 150 亿美元的“抹除”并不等于损失 150 亿美元——Udi Wertheimer 的观点

加密清算解读:为何 150 亿美元的“抹除”并不等于损失 150 亿美元——Udi Wertheimer 的观点

在加密世界里,价格像吃了兴奋剂的钟摆一样剧烈波动,清算事件常常以令人咋舌的数字登上头条。最近,Taproot Wizards 的客户支持实习生 Udi Wertheimer 在 X(前身为 Twitter)的一条推文引发了热议。他指出,广泛报道的市场下跌期间“150 亿美元的清算”并不等于交易者口袋里消失了 150 亿美元。我们用简单术语来拆解这件事,看看为什么这很重要,尤其是对那些涉足 meme 代币的人来说。

Udi 的线程以一个直接的现实检查开场:“i don’t know who needs to hear this but ‘$15B in liquidations’ doesn’t mean that people lost $15B.” 实际上,这指的是在价格逆向波动时被交易所强制平仓的杠杆头寸的总价值。把杠杆想象成借钱来放大你的下注——就像用信用卡买比自己现金更多的加密资产。

杠杆与清算如何运作

为了把这点说清楚,我们用 Udi 的例子。假设你交易账户里有 100 美元,但你选择使用 20 倍杠杆,开了一个价值 2,000 美元的多头仓位,买入像 Dogecoin 或当天大涨的某个币。如果价格下跌到触发清算阈值,交易所会自动平仓以防止进一步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你实际只损失了最初的 100 美元保证金,而不是整笔 2,000 美元。那 2,000 美元就是被统计进那些吓人的汇总数字里的“被清算”金额。

Udi 强调,Crypto Twitter(CT)上很多人并不理解这点,误以为整个数额就是实际损失。“看来 CT 上没人明白这一点。你们似乎字面上以为人们损失了 150 亿美元,”他发推指出。但正如他所说,“根本不是那样。” 这种误解会助长不必要的恐慌,尤其是在像 meme 代币这样由炒作和 FOMO 推动、极易使用高杠杆的波动板块里。

社区的回复与反驳

该线程并没有就此结束——回复为讨论增加了更多层面。用户 @basedbidets 开玩笑说以为自己损失了 3,700 万美元,Udi 回应技术上是的,钱确实没了——但只是保证金部分。另一个用户 @vaporwarefan96 做了些假设计算:如果一半的清算发生在 2–3 倍杠杆,另一半在 10 倍杠杆,实际损失可能在 40–50 亿美元左右,远低于头条上的 200 亿美元说法。

反过来,@0xG00gly 认为鉴于各代币平均下跌 70%,真实的清算量可能接近 500 亿美元。这会吹灭任何有轻度杠杆的多头,代表了从多头到空头(或者更准确地说,空头和交易所)的大规模财富转移。

@john_scianna 提醒大家永续合约(perps)是零和游戏——每一个输家,另一端就有赢家。但 @Evan_ss6 反驳说,尽管理论上衍生品是零和的,交易所和做市商会从这些事件中获利,而且现货市场的市值曾暴跌超过 5000 亿美元。Udi 反击称,那些现货亏损是“假想的虚数”,强调在像许多 meme 代币这种流动性差的资产中,市值数字可能是幻觉。

这对 meme 代币交易者为何重要

对 meme 代币爱好者来说,这是一课关键教训。meme 代币以极端波动著称,使它们成为杠杆交易的热门目标——也因此容易引发大规模清算连锁反应。像这次的崩盘看起来可能末日般可怕,但正如 Udi 所说,“我越来越相信,尽管这次事件很糟糕,但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糟。很有可能一周之后大家就忘了这事发生过。”

如果你在 meme 领域构建或交易,理解清算量与实际损失之间的差异能帮助你保持冷静。它能防止膝跳反应,并鼓励更聪明的风险管理,比如使用较低杠杆或将投资多元化,而不是单纯投机。

改善交易的要点

  • 清算 ≠ 完全损失:被统计的是仓位规模,不是实际风险的现金量。
  • 杠杆是把双刃剑:利于放大利润,但也放大爆仓幅度。
  • 市场有恢复潜力:恐慌常掩盖基本面;反弹可以很快发生。
  • 社区智慧很宝贵:像这类在 X 上的线程是学习的金矿——关注像 Udi 这样的声音,能获得未经滤镜的见解。

在加密世界里,知识是你对抗混乱的最佳对冲。下次再看到某条数十亿美元的清算头条时,记住:事情未必像听起来那么糟。保持信息灵通,谨慎交易,别把自己押在那个 50 倍多头上。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