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演进的加密世界里,最近在 X(前身为 Twitter)上的一场讨论在交易者和投资者中引发了关注。用户 @0xkyle__ 提出一个观点,认为链上活动可能正从追逐短期周期转向一种“持有等待”的玩法。简单来说,快速翻转和小型牛熊周期的日子可能会让位于更长、更持续的增长阶段——本质上,一切都在走向超级周期(supercycle)。
对此,@xmgnr 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这个想法。他指出,随着加密市场成熟,参与者的构成正在发生变化。我们正逐步远离他们形容的“pussy ass retail”散户——那种为短期收益频繁进出的普通投资者——转向更多长期的机构玩家,或简称为 “insto”。像对冲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这样的巨型机构更倾向于长期持有头寸,这自然会随着时间推移降低整体市场的波动性。
为说明这一点,@xmgnr 将比特币在所谓的“liberation day”之后的表现(很可能指像比特币 ETF 批准这样的关键里程碑,它为机构资金开了闸门)与 Nasdaq-100 指数(QQQ)做了比较。在解放日之后,比特币并没有比 QQQ 出现更多狂野的价格波动。这表明加密开始更像成熟的股票市场那样表现。
此外,加密资产(如 Bitcoin)与传统金融(tradfi)工具——比如黄金或股票——之间的相关性预计会增加。这意味着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可能会更贴近股市的走势。因此,要让比特币出现大幅下跌,比如价格腰斩,我们可能需要像 S&P 500(SNP)或 QQQ 这样的主要指数发生重大崩盘。
这对迷因币(meme token)爱好者意味着什么?迷因币通常依赖散户热潮和病毒式流行来繁荣,高波动性正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但如果更广泛的加密生态因机构影响而变得更稳定,迷因币的剧烈波动也可能减少。这可能促使持有者采用买入并长期持有的策略,而不是日内交易,从而与超级周期的叙事相吻合。不过,迷因币独特的社区驱动特性可能会在成熟的市场中仍然保留一些热度。
对于在区块链领域构建项目的人来说,这一转变强调了专注于长期价值创造的重要性。那些通过扎实的基本面吸引机构兴趣的项目,可能会从这一趋势中受益,从而为迷因领域带来更可持续的增长。
如果你想查看原始推文串,请点击这里 here。一如既往,请记住这类市场见解属于观点性质——在做出投资决定前请自行研究(do your ow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