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加密圈老兵 Bunjil 抨击“Valhalla”闹剧:在最新 Crypto Twitter 风波中双方同样虚伪

加密圈老兵 Bunjil 抨击“Valhalla”闹剧:在最新 Crypto Twitter 风波中双方同样虚伪

在节奏飞快的加密圈 Twitter 世界里,戏剧性事件比一次 pump-and-dump 展开得还快。资深交易员 Bunjil (@bunjil) 对正在发酵的“see you in Valhalla”事件发出了堪称掷地有声的评论。作为自 2009 年就在行业打拼、并在 COVID 崩盘中存活下来的 BitMEX OG,Bunjil 向来直言不讳。他最近的推文道出了社区中许多人对鸡毛蒜皮争论演变成彻底取消行动的无奈与愤怒。

没跟上的人来回顾一下,短语 “see you in Valhalla” 在 FBI 局长 Kash Patel 在悼念遇刺的保守派活动家 Charlie Kirk 时使用后爆红。Valhalla 源自北欧神话,意指为战死者准备的殿堂,但被一些极右群体挪用成一种隐晦的示意或“暗号”。左翼批评者立刻抨击 Patel——一位在美国长大的印度裔、曾信奉印度教的人——在向极端分子发出信号,进而要求其被解雇。另一方面,支持者则认为这不过是夸张的送别辞,被过度敏感的网络群体放大了。

Bunjil 的推文直接戳破噪音:“mfs nitpick sperging over someone saying see you in valhalla and literally cancelling people and trying to get them fired etc exactly like their ‘opposition’ both sides are totally retarded soft cocks and the entire saga is getting turbo muted by me.” 给不熟悉语境的人翻译就是:他在抨击双方的虚伪——大家一边抓别人说了句“see you in Valhalla”的措辞,一边又真的动用取消文化、试图让人被炒鱿鱼,做的正是他们所指责的“对立面”的那套事。他认为双方都可笑又软弱,已经决定把整出闹剧一键静音。

这不仅仅是政治戏码;它直接关系到 meme token 生态。术语 “Valhalla” 已经激发了加密项目,比如 Solana 上的 $Valhalla meme coin(合约地址:8Zjt4vxYbpEP7GiFDgjyQseTLnrMbY7ec11qLX64pump)。像这样的代币靠文化热度生存,把病毒式流行语转化为可交易资产。当现实世界的争议爆发时,它们可能助推代币暴涨或引发抛售,因为交易者会押注情绪的转变。Bunjil 的“静音”或许也反映了加密圈的普遍疲惫——政治话题的交叉常常让人们偏离区块链的核心创新。

这对 meme token 爱好者为什么重要?道理简单:叙事推动市场。如果 “Valhalla” 的争端升级,可能会把相关代币推到聚光灯下,吸引新的流动性或引发社区联合攻势。但正如 Bunjil 所指出的,无休止的争吵有可能把参与者赶走。在一个以去中心化和自由为理念的领域里,回音室效应和纯洁性考验反而适得其反。

我们以前也见过类似的爆发——比如围绕 NFT 艺术所谓隐藏含义的争论,或是网红失言导致代币暴跌。Bunjil 的视角提醒我们:把注意力放回技术本身,而不是 Twitter 战争。如果你正在研究 meme token,关注情绪分析工具和社区氛围很重要,但别被每一次风波卷进去了。

想了解更多文化性 meme 如何影响区块链资产,请查看我们的知识库:Solana meme coins。你怎么看——这只是被放大的闹剧,还是值得担忧的现实问题?在下方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