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加密定价趋于完美:为什么山寨币在2025年需要长期视角

加密定价趋于完美:为什么山寨币在2025年需要长期视角

在不断演化的加密世界里,价格剧烈波动,趋势来去比你喊一声“to the moon”还快。最近投资人 Kyle(@0xkyle__)在 X(前身为 Twitter)上的一条线索引发了有趣讨论。他是在接力 Ryan Watkins(@RyanWatkins_)的一篇帖子,谈到市场那种被 memecoins 和 perpetual trading 推动的短期聚焦,可能正让人们忽视更长远的更大机会。

我们简单拆解一下。Kyle 认为现在的加密,尤其是 altcoins(即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外的替代加密货币,包括你喜欢的 meme tokens),已经被“priced to perfection”。也就是说,目前的估值已经把所有利好和预期都折算进去了,短期内很难有意外向上的空间。除了像去中心化自治金库(DATs)或 ETF 这样的、大手入场且不在乎价格的买家外,大多数山寨币都在一个合理区间内交易,上下波动 20–40% 而没有明确方向。

但关键在于:当你把时间线拉长,一切都不一样。Kyle 指出,如果把视角放到 10 年,crypto 的增长潜力就显而易见。例如,他提到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现在可能值 460 亿美元,但十年后可能达到 4,660 亿美元。这就是 memecoin 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复合增长——尤其是当某些项目从笑话演变为在 DeFi 或游戏中有真实效用的时候。

Kyle 将他在当前环境下的策略归结为三条打法:

  • Alts with DATs:那些由自动化金库支持、无视价格买入的代币,提供稳定需求。
  • Alts packaged for TradFi:像 BNB(Binance Coin)这样的代币,更容易吸引传统金融人士,使其便于吸引机构资金。
  • Flavor of the week:每周流行的、标新立异的趋势,比如新一波 meme 发行(他点名了 CARDS、PUMP、ASTER),这些能吸引短期资本但很快就会冷却。

过去六个月这套方法行得通,Kyle 认为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人们买加密是期待未来增长,但如果现在没有人买,这可能反映出短期的冷淡或对近期扩张的怀疑。这就是为什么与更长期限对齐更有道理——当你不再盯着日线图时,更容易看清牛市的理由。

他还认同另一条来自 @blknoiz06 的帖子里的观点,例如传统投资者偏好股票以获取更好的风险调整后回报,以及那些由加密支撑的业务(可以理解为将区块链整合进公司的股票)在公开市场上正被溢价定价。能产生收入的项目持续吸引资金流入,因为它们更容易向投资者推销。而那种经典的四年加密周期?它可能正在演化,可能会被类似“特朗普式”的 -80% 回撤所重置,但不再有那么可预测的熊转牛节奏。

Kyle 用了一个巧妙的类比:加密市场像一个水池,水(资本)总量固定。它在不同热门板块之间荡来荡去,但总体水位除非有外部注入(比如 ETF 资金)否则不会改变。短期事件,比如股市下跌,可能会“shit in the pool”(他的原话,不是我的),带来暂时扰动,但基本面依旧存在。

对 memecoin 爱好者来说,这条线索提醒我们:追逐下一个病毒式代币可以既有趣又盈利,但真正的优势可能来自耐心。正如 Ryan 所说,memecoins 让大家“giga-fried”了脑子——人人都在通过 perps(perpetual futures contracts for leveraged trading)追逐快赢。但如果你在构建知识库或为区块链的未来布局,请以长期思路为主。那些能存活并扩展的项目,可能把今天看似合理的估值变成明天的大机遇。

对 Kyle 帖子的回复也呼应了类似观点。有人把 Hyperliquid 当前的价格比作 2016 年的比特币——如果你相信长期,那么它被低估。另有人质疑在未来 6–12 个月里,除 DATs 和 ETFs 外还能有什么带来新资本。很明显,社区正在努力应对从超级周期炒作向更成熟、依赖时间视角的市场转变。

在 Meme Insider,我们致力于解读这些洞见,帮助你在 meme tokens 和更广泛的区块链趋势中导航。无论你是老手交易者还是刚刚涉足,记得拉远视角往往能让你更容易发现下一个重大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