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速变化的加密世界里,判断哪些项目值得投入时间和资金,常常像在西部片里经历一场对决。这时候,这条聪明的经验法则就派上用场了——它由 Token Terminal 在 X 上的一条热帖分享,分解了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从黄金标准——利润——一路往下看。如果一个项目拿不出实质性的东西,嗯,可能该收马返航了。
这条法则源自 Aavechan Initiative 创始人 Marc "Billy" Zeller 的一篇帖子,他建议把它打印出来挂在你的“战情室”里。以提供加密项目基础数据著称的 Token Terminal 对成熟度和表现给出了一些细微的补充观点。你可以查看原始推文线索在这里。
逐条解析该法则
我们一步步来拆解。图表把它做成了一个通往加密成功的流程图:
If you have profit, show profit. 这是圣杯。能够在扣除成本后产生真实收入的项目,才是在打造可持续价值。
No profit? Show earnings. 把它当作毛收入或在扣除成本前收取的费用。它表明协议至少有现金流入。
No earnings? Show TVL (Total Value Locked). TVL 衡量存入协议的资产,比如在 DeFi 借贷平台里的资金。高 TVL 表明信任和使用度。
No TVL? Show market cap growth. 市值是所有代币的总价值。这里的增长可能意味着炒作或采用度,但波动性大。
No market cap growth? Show trading volume growth. 这追踪代币的买卖量。上升的交易量可能意味着兴趣在增加。
No trading volume? Show transaction growth. 链上交易显示区块链上的实际活动。
No transactions? Show users. 活跃用户是参与度的核心指标。
No users? Show token holders. 持币钱包数量。分布广比集中更好。
No token holders? Go home. 如果连这些都没有可展示的,项目可能撑不住。
这个层级强调实质胜于炒作。正如 Token Terminal 所指出,不同指标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重要性。像 Aave 这样的成熟玩家——领先的 DeFi 借贷协议——有多年的时间积累起可观的利润和 TVL。较新的竞争者可能会侧重用户增长或交易量来证明潜力。
这条法则如何适用于 Meme 代币
在 Meme Insider,我们专注于 meme 代币——加密中那种以社区和病毒式传播为驱动、常常由梗或者表情包起家的有趣一面。但说实话:很多 meme 代币在这条规则面前会很快被淘汰。它们很少有利润或收益,因为并不是以产生营收为核心构建。相反,它们依赖社区热度,这通常体现在代币持有者、交易量或市值飙升上。
以 Dogecoin 或 Shiba Inu 为例。它们起初凭借庞大的持币者基础和交易热潮起家,但随着时间推移,团队和社区也在努力构建实用性,以在指标阶梯上往上爬。对于有志成为 meme 代币创作者的人来说,这条规则是个警钟:如果你的项目止步于“展示代币持有者”,那就要投入到社区参与或合作上,以提升交易和用户数。
另一面,像治理借贷协议的那些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则更为成熟。正如 Zeller 在回复中提到的,顶级借贷平台经受住了 2022 年加密寒冬的洗礼(例如 FTX 和 Anchor 的崩盘),现在靠扎实的指标竞争。然而,Token Terminal 也指出,一些运行多年的 DAO 仍然缺乏财务证明点,这说明光有年头并不够。
为什么这对区块链从业者很重要
无论你是为了短线收益进入 meme 代币,还是在 DeFi 领域做建设,这条规则都能帮你过滤噪音。SEO 提示:研究项目时,可以搜索诸如 "crypto project TVL metrics" 或 "meme token trading volume analysis" 这样的关键词来深入挖掘。像 Token Terminal 或 Dune Analytics 这样的工具能提供你所需的数据。
归根结底,加密关乎创新和社区,但要实现可持续的成功,必须有真实的指标。把这条规则挂在你的脑中的战情室,你就能更好地识别 meme 代币荒野和更广泛领域中的潜在赢家。你怎么看——这条规则对你喜欢的项目管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