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趋势像市场周期一样此起彼伏。一条来自 Imran Khan (@lmrankhan) 的推特吸引了我的注意,他把科技历史上的模式与如今区块链的发展进行了类比。Khan 引用了 Marc Andreessen 那句著名的观点:科技市场在“打包”(将服务合并成一个套装)和“拆分”(把事物拆解为专门化工具)之间来回摆动。这两种动态始终存在,但通常会有一方在一段时间内占上风。
Khan 指出,最近加密一直处于大规模拆分阶段。想想看:我们已经从像 Binance 或 Coinbase 这样的大型中心化交易所 (CEXs) 主导一切,转向了链上金融蓬勃发展的局面,出现了许多处理特定任务的利基平台。例如:
- Aave:一个去中心化借贷协议,允许你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借贷加密资产。
- Pump.fun:一个基于 Solana 的平台,已成为快速且便捷地发行 meme 代币的热点,能在几分钟内把病毒式创意变成可交易资产。
- Jupiter:Solana 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s) 聚合器,帮助用户找到最佳兑换率。
- Phantom:Solana 生态中流行的钱包,使存储、发送和交互代币变得简单。
- Hyperliquid:一家以高速交易为重点的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
- Polymarket:一个使用加密货币对现实世界事件进行下注的预测市场平台。
这种拆分让加密民主化,使创新者能够构建在某一领域表现卓越的专用工具。对实验性项目尤其有利,特别是在 meme 代币领域,像 Pump.fun 这样的工具降低了创作者基于网络迷因、文化潮流或纯粹趣味性来发行代币的门槛。
但转折来了:Khan 认为我们正在翻转剧情,进入一个打包时代。在这个阶段,只有少数初创公司会崛起,整合这些分散的服务并主导市场。想象一下把钱包、交易、借贷,甚至 meme 代币发行打包到一个无缝体验中的超级应用。这对用户来说可以更流畅——不再需要在应用间跳转——但也可能把权力集中到少数大玩家手中。
这一观点引发了一些有趣的回复。例如,Krish Shah (@top_jeet_) 指出,当创新停滞时,整合通常随之而来。他强调了像稳定币、预测市场和代币化这些领域已经足够成熟,可以被拼接成这些超级应用。另一位用户 apewood (@apewoodx) 把这与早期互联网相类比,那时网站把内容和功能打包在一起,并认为这种趋势会延伸到人们自身,作为注意力经济中的“产品”。
从 meme 代币的角度来看,这种转变可能意义重大。现在,meme coin 靠炒作和通过像 Pump.fun 这样的拆分工具快速发起而蓬勃发展。但随着打包的到来,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体化平台,在同一个地方就能创建、交易并推广 meme。这样会提升新手的可及性,但也会在一个以去中心化为核心的领域引发关于中心化的问题。
Dan (@robustus) 简单地总结道:“看好‘钱包’”——押注钱包会演变成这些打包的超级枢纽。Aptos Labs 联合创始人 Mo Shaikh (@moshaikhs) 提出了一个合理的问题:有哪些信号表明潮流正在转向?可能的迹象包括并购——比如钱包开始收购 DEX 功能,或像 Phantom 这样的应用超越单纯存储功能而扩展服务。
Nick Cannon (@inkymaze) 在一条引用帖中也有类似观点,谈到 DeFi 的“重组”,即协议先拆分成各类金库(vaults),随后又重新打包。这是科技中反复出现的周期——想想 Netflix 如何把视频从有线电视中拆分出来,随后流媒体服务又开始重新打包内容。
对于深入 meme 代币的区块链从业者来说,打包阶段可能意味着要精通的工具更少但更强大。这可能提升效率,让你能把精力放在策略而不是在不同应用间切换。不过,也要关注那些主导者;在加密世界里,下一个大事物往往会颠覆现有的整合者。
你怎么看——打包会大幅推动 meme 代币创新,还是会扼杀它?查看原推文 here 并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