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演进的加密世界里,每一个市场周期都会带来新的热门趋势。现在的焦点是加密国库公司——通常称为 Digital Asset Treasuries(DATs)。仅今年,这些公司就募集了惊人的 220 亿美元,把资产负债表变成了对加密资产的高风险押注。但它们不再只是持有 Bitcoin 或 Ethereum;而是深入布局各种产出收益的策略,以在拥挤的赛道中脱颖而出。
这一观点来自 Bits + Bips 在 X 上最近的一条帖文(查看完整帖文),强调了这些公司如何不断试探边界。它们不再是简单的 HODLing——HODLing 是加密领域的俚语,指长期持有资产而不卖出——而是在进行复杂的操作。比如 staking ETH(Ethereum 的原生代币)以赚取奖励、对 SOL(Solana 的代币)进行 looping 以放大利润、使用 EigenLayer 等协议进行 restaking,甚至涉足传统金融策略如卖出 covered calls。
其中一些 DATs 宣称能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年化收益(APY)在 10–12% 左右。投资者趋之若鹜,推高了这些公司的股价。就像加密版的淘金潮,国库不再是被动的金库,而是主动的收益机器。
收益背后的多重风险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高收益并不意味着没有高风险。这些策略叠加了复杂性——以及潜在的陷阱。一旦市场下行,债务可能累积、收益可能蒸发,甚至更糟的是,协议被黑客攻破导致资金被抹去。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库可能被迫变成抛售方,成批抛售资产以弥补损失。
这不仅仅是假设性的价格下跌;它可能在加密生态系统中引发系统性传染。我们之前已经看到类似情形在 Celsius、BlockFi 和 FTX 等著名崩盘中上演。最初看似“无风险”的收益承诺,最终以大规模清算和投资者惨痛收场告终。DATs 会为 2025 年重演埋下伏笔吗?
另一方面,如果管理得当,这些公司也可能彻底改造加密金融,构建出更具韧性的资产负债表,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成功与灾难之间的界线非常薄弱。
对更广泛的加密及 Meme 代币领域的影响
虽然 DATs 主要聚焦于 BTC 和 ETH 等主流资产,但它们的策略会波及像 meme 代币这样的利基市场。meme coins 以其病毒式热度和高波动性著称,常常与支持 SOL 或 ETH 衍生品的平台上的收益耕作(yield farming)交织在一起。如果 DAT 的传染效应出现,可能会放大 meme 市场的抛售压力,而这些市场的流动性本已薄弱。对于关注 meme 代币的区块链从业者来说,理解这些国库动态是应对潜在波动的关键。
想要深入了解,请阅读 Leeor Shimron 在 Unchained Crypto 上的完整文章:How Crypto Treasury Companies Are Juicing Yields in a Crowded Field。
随着加密格局升温,关注这些趋势可以帮助你发现机会并规避陷阱。你认为这是聪明之举还是灾难的前奏?在下方评论中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