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Crypto Trenches 洞见:在 Meme 代币时代,为什么分发胜过产品构建

Crypto Trenches 洞见:在 Meme 代币时代,为什么分发胜过产品构建

你有没有在 X 上刷到过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小片段?我就在 @CryptoTrenches_ 的这条最新帖子里看到了。那是他们播客的片段,嘉宾包括 @darkresearchai 的 Edgar Pavlovsky 和 @6thManVentures 的 Carl K. Vogel,里头有很多关于当下在 crypto 领域构建项目的真知灼见。

这个片段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周一心态”,敦促大家不要害怕接受社区反馈。核心信息是什么?用这些反馈为正确的受众以正确的方式打造合适的产品。但关键是:在 crypto 里构建东西的成本正像陨石一样下跌,而在市场上争取注意力的代价却在飙升。

视频里,戴着耳机、神情专注的发言人把重点说得很清楚:“我是 95% 品牌与分发……5% 产品。”他指出,很多首次创业者往往对产品过于着迷,但真正的比赛是在分发上。社区成员大喊“你做的产品很烂!”并不是判死刑;那说明有人在关注你。产品可以以后再修——难的是练就分发这块肌肉。

在 meme 代币世界里,这一点尤其有共鸣。想想看:现在在 Solana 或 Ethereum 上发一枚 meme 币成本已经非常低了。用像 Pump.fun 这样的工具或基本的智能合约,你几分钟就能搞出一个代币。但真正花钱的地方是获得关注——营销、与影响者合作、病毒式活动和社区建设。注意力是 crypto 的新石油,meme 代币的生死全系于此。

Edgar 和 Carl 抛出这些金句,强调了格局如何翻转。过去,技术构建是门槛。现在,有了 AI 工具和无代码平台,任何人都能快速做出应用或代币的原型。挑战变成了如何在嘈杂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对于 meme 代币的创造者来说,这意味着要把重心放在叙事、meme 内容和互动上,而不是花哨的功能。

片段里有一句很醒目的话:“把产品交付的成本已经变得好多了,对吧?但要获得有价值的反馈,成本在于把分发做好。”这是个警钟。如果你的社区沉默,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社区。但如果他们很吵——即使是批评,那就是金矿。用它来迭代。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 meme 代币会爆红,而有些则悄然消失。像 Dogecoin 或更新的 PEPE 这种项目,并不是靠技术赢的;它们靠社交热度和社区氛围把分发做对了。随着构建成本暴跌,预计会有更多创新者涌入,但只有那些掌握注意力分发的人能活下来。

如果你正在 meme 代币的战壕里深耕,去听听完整的播客来获取更多独家干货吧。顺便关注 @CryptoTrenches_,他们有链上直播,分享关于 crypto 最热门应用的见解。

你怎么看——现在分发才是加密领域真正的 MVP 吗?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