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直在关注加密领域,应该注意到它总是在变化。一会儿,一切都在被拆分成小众工具;下一刻,又开始回归整合。正如 AllianceDAO 的重要人物、Good Game Podcast 主持人 Imran Khan 在最近的一条 tweet 中指出的那样,这正是 Marc Andreessen 那条关于科技市场在打包和拆分服务之间来回摆动的著名观点在加密领域的体现。Khan 认为,加密正处于一个重大转折的边缘。
我们简单分解一下。打包 是指公司把多种服务打包成一个便捷的产品——就像你的智能手机把相机、音乐播放器和浏览器合为一体。拆分 则相反:把功能剥离成专注单一任务且表现出色的应用或平台。作为一位传奇风投人,Andreessen 指出这两种力量在科技领域一直共存并随时间反复循环。
在加密领域,我们已经深陷拆分阶段一段时间了。集中式交易所(想想 Binance 或 Coinbase)曾经主导市场,但链上金融的兴起——交易直接在区块链上发生、无需中介——催生了大量专注型平台。例子包括用于借贷的 Aave、用于发行迷因币的 Pump.fun、在 Solana 上做代币互换的 Jupiter、流行的钱包 Phantom、用于永久合约交易的 Hyperliquid,以及用于预测市场的 Polymarket。这些工具允许用户精挑细选所需功能,使生态更模块化、更具创新性。
但 Khan 认为,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他认为我们正在走出拆分时代,进入一个新的打包阶段,届时只有少数几家初创公司将会整合并占据主导地位。想象一下把交易、借贷、迷因币创建和赌博功能都集合在一起的超级应用。这能简化用户体验,减少在不同应用间切换的摩擦,并吸引更多主流用户。
那么这和迷因代币有什么关系?迷因币依赖炒作、社区和快速发行——像 Pump.fun 这样的 平台让人在 Solana 上创建和交易它们变得极其容易。在拆分的世界里,这正合适:专门化工具降低了门槛并激发了创造力。但随着打包趋势盛行,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大的玩家把这些功能吸纳进来。例如,大型钱包或交易所可能会直接集成迷因币发行平台,使独立平台更难竞争。
这种整合对迷因代币爱好者来说可能是把双刃剑。积极的一面是,打包服务可能带来更多流动性和用户,推高那些暴涨潜力的项目。然而,它也可能意味着小团队的创新减少,更多控制落入少数巨头手中。作为区块链从业者,关注这一趋势至关重要——它可能重塑我们构建、交易和玩梗(meme)的方式。
Khan 的观点也引发了一些有意思的回复。一位用户指出,当创新趋于平缓时,整合通常会随之而来,并举例稳定币、预测市场和代币化等已相对成熟、适合整合的领域。另一位则将其与早期互联网类比——那个时代网站把内容捆绑起来,现在则由应用来完成同样的事。即便在迷因领域,这也可能意味着将 DeFi 的精华与有趣、病毒式传播元素捆绑在一起的“超级应用”。
如果你正在深入研究迷因代币,像 Pump.fun 这样的平台目前仍然是热门阵地。但随着打包浪潮的推进,寻觅那些正在崛起的整合者可能会成为你的下一步重要布局。保持关注——加密的周期变化迅速,理解它们是保持领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