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加密世界的有毒嫉妒:利益仇恨如何扼杀 meme 代币的普及

加密世界的有毒嫉妒:利益仇恨如何扼杀 meme 代币的普及

在这个节奏飞快的加密世界里,像 Dogecoin 和 Shiba Inu 这样的 meme 代币把普通人变成了百万富翁,但同时也有一种难以忽视的有毒氛围。最近,影响者 Atitty(在 X 上的 @Atitty_)发了一条推文,把问题直指核心,引发了讨论。

他引用自己早先的帖子——“People get mad when it’s not them making the profit(当不是他们在获利时,人们会生气)”——并补充道:“这个圈子明明关乎金融和技术,但当有人获利或卖出时,我们就都去攻击他们。这太有毒了,反过来想想,当普通人看到的都是相互嫉妒的场景,你还指望怎么把他们拉进来?我们应该是祝贺并支持他们才对。”

这不仅仅是闲聊。Atitty 参与了像 Majur DAOLuckio 这样的项目,他指出的是 meme 代币生态中的真实问题。对于新进入这个圈子的人来说,“圈外普通人(normies)”指的是那些在加密气泡之外的普通人——如果区块链看起来像一池鲨鱼,他们可能连试水的念头都没有。

有毒文化的根源

meme 代币靠社区炒作、病毒式传播以及快速盈利的想象生存。但当有人真正兑现利润——无论是开发者抛售持仓,还是影响者宣传某个暴涨的代币——回击往往来得很快。“rug pulls”(即开发者在筹资后弃项目跑路)或“paid shills”(付费宣传)等指控四处飞舞,很多时候是由羡慕而非事实驱动的。

以 Atitty 最近的争议为例。他暗示要揭露关键意见领袖(KOLs)中的灰色操作——那些左右市场情绪的大账号。在一条帖子里,他声称某位知名人物被付钱去散布 FUD(恐惧、不确定性与怀疑),却没有披露这一点。回应是什么?威胁和试图让他噤声,这也反映出这些人际网络有多保护自己(以及其中的利润)。

这种嫉妒循环制造了恶性循环。潜在投资者看到内部争斗,会慎之又慎。谁愿意把辛苦挣来的钱投到一个成功反而招来怨恨的地方?

为什么这对 meme 代币很重要

meme 代币不仅仅是玩笑;它们是通向区块链技术的入口。像 PepeBonk 这样的项目以更有趣的方式把用户引入 DeFi、NFTs 和 smart contracts。但如果社区忙着互相拆台,我们怎么能营造一个友好的环境?

想象一下,在 X(前 Twitter)上滑动时看到的全是仇恨帖而非成功故事。这会把本可以带来新资金和新想法的圈外普通人吓跑。引导(onboarding)——让新用户熟悉钱包、交易所和代币的过程——在有毒氛围下几乎不可能实现。

转向支持与增长

Atitty 的号召很简单:祝贺并支持。在一个以创新为本的领域,庆祝胜利反而能加速普及。想想看——如果我们像吹捧暴涨那样去宣传稳健盈利的交易,更多人或许会把加密视为赋能而非残酷无情的战场。

对 meme 代币爱好者来说,这意味着要培育积极的社区。加入那些以教育为主、而不是只为拉盘的 Telegram 群;关注那些透明披露合作关系的影响者;当有人取得大胜时,送上一句“恭喜!”而不是冷嘲热讽。

在 Meme Insider,我们致力于构建这样的知识库。无论你是在追踪最新的 Solana meme,还是在研究 Ethereum layer-2 的玩法,请记住:水涨船高,众人皆利。让我们摒弃嫉妒,把大众带进来——从支持像 Atitty 这样揭露问题的声音开始。

你怎么看?加密圈的利润嫉妒是否在拖我们后腿?在下方评论分享你的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