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圈又热闹起来了,这次源于 @Altcoinist_com 在 X 上分享的一则有趣发现。该帖很快走红,作者利用 Nansen.ai 等工具对钱包进行分析,揭示了在 meme 代币领域里看起来颇为显眼的关联。下面我们一步步拆解,尽量用通俗的方式讲清楚,方便对区块链侦查不太熟悉的读者理解。
一切始于一则吊胃口的贴文:作者在查看近日走红的代币 $ASTER 的大户时,发现了一个让人警觉的钱包。在 Nansen 上被标注为 "changpengzhao77"——这明显指向 Binance 创始人赵长鹏(CZ)——该钱包不仅持有大量 $ASTER,还有一些让人联想到内幕消息的关联。
重点来了:这个钱包据称五年前由 Binance 注资,总流入约 2.38 亿美元。但在 Base 链上(Base 是 Coinbase 的 layer-2 网络),它只持有一个代币:$TIBBIR。而且更关键的是,它在一月就买入了 $TIBBIR——远早于大多数人开始讨论这枚代币的时候。$TIBBIR 是一枚以青蛙为主题的 meme 币,目前处于“隐秘阶段”,也就是说它还在低调运作,但在圈内已经开始积累炒作热度。
该贴的推测是,这可能是 CZ 的另一个钱包,或属于 Binance 内部圈子里的人。为什么会这样猜?把该钱包地址复制到 Arkham Intelligence(另一个分析平台)后,据说会关联到一个 X 账号,但为了避免人肉,这个账号被刻意隐藏。作者还把这一线索与更广泛的模式联系起来,比如 @ribbita2025 这个账号关注了 Binance,这些细节被认为强烈暗示可能要上币。
助推这个猜测的是,Binance 之前已经上架过 $VIRTUAL 和 $AIXBT 这类代币。理论是这样的:$TIBBIR 很可能是那块缺失的拼图,只等它的“隐秘期”结束。贴文还暗示可以去看一看“Micky 的封面”(Micky's cover)寻找线索——可能是指与项目相关的某个内部梗或艺术作品。
评论区的回复进一步把热度推高。有用户发了一个致敬 CZ 之前关于 AI agents 的帖子的梗图,把它和“Ribbit Identity Letter”的感觉联系起来,这像是对青蛙主题加密叙事的一种调侃。还有人直接表示全仓进场,留言诸如 “all-in 💰💰💰” 和 “TIBILLIONS”,显示出社区的看涨情绪。
作为背景补充,像 $TIBBIR 这种 meme 代币通常靠病毒式传播和社区热度生存,灵感多来自网络文化——比如 Pepe the Frog 的各种衍生作品。Base 链建立在以太坊之上,使得这些代币交易成本更低、速度更快,从而吸引了大量新项目。像 Nansen 和 Arkham 这样的工具让任何人都能当侦探,跟踪鲸鱼(大户)的动向,这些动向常常能预示价格的拉升或抛售。
这次发现增强了 $TIBBIR 持有者的信心:若真的被 Binance 上架,曝光度和价格都有可能大幅提升。但请记住,这一切仍属猜测——加密市场波动剧烈,钱包标签也并非最终证据。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查看原帖 here 并自行做更多研究。
你怎么看?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 alpha,还是仅仅巧妙的营销?我们会继续关注 Base 上的 $TIBBIR 及其他新兴 meme 币的动态,敬请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