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动的加密世界中,很少有声音比币安创始人赵长鹏(更常被称为 CZ)更有分量。最近,CZ 在 X(前身为 Twitter)上随意发问,提到自己的粉丝数在 1000 万时增长停滞,尽管他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牛市。这引发了去中心化 AI 研究员 @S4mmyEth 的一段讨论,他指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不一致:BNB 正在创下新高,而大部分市场则在横盘徘徊。难道这就是受传统金融(TradFi)渗透影响后的“新常态”吗?我们来拆解一下。
CZ 的原帖(在此查看)写道:“关于 X 的愚蠢问题。我在熊市时粉丝从 900 万涨到 1000 万很快。然后在到达 1000 万后就停滞了,即便在这次牛市也如此。以前牛市时粉丝增长很快。失去相关性了吗?这是正常吗?还是 X 出了问题?还是我太像个 'KOL' 了?😂” 这看似轻松的一问,实际上也微妙地确认了他认为我们正处于牛市的观点——但鉴于市场整体表现参差不齐,这一判断并非人人认同。
@S4mmyEth 接着评论道:“CZ 认为我们处于牛市;BNB 持续上涨并进入价格发现阶段。与此同时,其余市场则震荡,有小幅上涨,但远不如以往周期。鉴于结构性变化 / TradFi 对齐,这会成为新常态吗?”(原始线程)。这凸显了 BNB 的突出表现。作为币安生态系统的原生代币,BNB 受益于币安强大的基础设施和日益增长的采用率,持续走高并刷新历史高点,展现出与更广泛市场犹豫不决不同的态势。
回顾过去的牛市周期——比如 2017 年或 2021 年——山寨币(比特币之外的替代加密货币)常常一齐爆发,受零售炒作和 FOMO(害怕错过)的驱动。迷因币(memecoins),像 Dogecoin 或 Shiba Inu 这样的社区驱动代币,也曾搭着这股浪潮获得巨大涨幅。但这一次感觉不同。比特币和以太坊出现了稳健的上行,然而许多山寨币——包括热门的迷因币——却被困在区间内或只是短暂拉升。原因何在?@S4mmyEth 认为是结构性变化,尤其是与 TradFi 的对齐。
TradFi 指的是像银行、对冲基金和 ETF 等传统金融机构进入加密领域。想想 BlackRock 的比特币 ETF 或机构在以太坊上的 staking。这些资金流入带来了稳定性和流动性,但也压制了过去那些推动山寨币狂热的剧烈波动。机构优先考虑像 BTC、ETH,以及在币安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的 BNB 这样的蓝筹资产,导致市场更加分层。迷因币通常被视为高风险投机品,如果它们不能与现实效用或病毒式叙事挂钩,可能就得不到同样的关注。
对该话题的回复也反映了这种观点。一位用户指出,“看起来不会再有所有币排着队一起上涨的时期了”,另一位则猜测机构资金更偏好“稳妥、慢但稳健”的回报,而不是 1000x 的暴富机会。对迷因代币爱好者而言,这可能意味着需要调整策略——把重心放在拥有强大社区、与像 BNB Smart Chain 这样的主链整合,或甚至与 AI 驱动的迷因项目结合,这些项目更贴合新兴科技趋势。
在 Meme Insider,我们追踪这些宏观变化如何影响迷因生态。如果这真的是新的常态,迷因币可能会在小而专门的牛市中繁荣,这些牛市由文化时刻或技术创新触发,而不是普遍的市场狂热。BNB 的飙升也可能间接提振其链上的迷因项目,因为更低的手续费和更快的交易速度会吸引更多开发者和交易者。
关注 CZ 的见解很有价值——他的观点常常预示更广泛的趋势。无论你是持有 BNB,还是在寻找下一个大型迷因项目,理解这一不断演变的格局都是驾驭加密下一阶段的关键。你的看法是什么?牛市真的来了,只是因为 TradFi 的介入而穿上了西装打起了领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