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CZ 揭露 Hyperliquid 创始人 Jeff Yan 在 Binance Labs 孵化期的早期失败

CZ 揭露 Hyperliquid 创始人 Jeff Yan 在 Binance Labs 孵化期的早期失败

在加密世界里,财富起落比 meme 代币的拉盘还快,坚韧不拔的故事格外打动人心。近日,Binance 的标志性创始人赵长鹏(CZ)在 X 上分享了一则关于 Hyperliquid 背后大脑 Jeff Yan 的趣闻。这是一个经典的“早期绊倒后来奋起”的故事,也让社区重新讨论在区块链建设中的韧性。

CZ 推文截图,揭示 Jeff Yan 在 Binance Labs 的历史

CZ 的八卦推文解读

CZ 发了一条他称之为“八卦推文”,爆料了 Jeff Yan 的早期经历。回到 2018 年,Jeff(在加密圈里常被称为 HL)曾是当时 Binance Labs 首届孵化班的一员——该机构现在已更名为 YZi Labs。那个项目?没有成功。CZ 坦言 YZi Labs 没有收回任何投资,他淡然表示:“这事常有。”

他还提到当时与 Jeff 的互动不多,甚至因为他自己的疏漏错过了一次预定通话。快进到今天,CZ 的语气全是支持:“无论如何,我们支持所有建构者!”这份认可出现在 Hyperliquid 大获成功之际,也证明了一次失败不能定义一个创始人。

Jeff Yan 是谁,Hyperliquid 是什么?

如果你对这个圈子还不熟,Jeff Yan 绝不是普通的加密开发者。他有在 Hudson River Trading 等公司做高频交易的背景,带来了扎实的技术实力。据报道,他 2018 年的创业是一个预测市场平台,最终在 2018 到 2022 年间失败了。但 Jeff 没有放弃——他做出了大幅度的转向。

这就是 Hyperliquid 的出现,一个基于自有 Layer-1 的去中心化 perpetual futures 交易所(也就是永续合约)。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没有风投,没有 presales,完全是靠一支大约 11 人的小团队自筹启动。如今,Hyperliquid 的代币估值约为 160 亿美元,其原生代币 HYPE 在加密排名中名列前茅。因其速度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它常被比作“去中心化的 Binance”,在 perps 领域超越了许多中心化巨头。

在接受采访时,比如与 Wu Blockchain 的对话中,Jeff 强调以用户为先而非炒作。他拒绝了 VC 的资金,以保持公平性和专注度——这一策略也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这对 Meme 代币 创作者有何意义

在 Meme Insider,我们沉浸于 meme 代币那种混乱而充满活力的能量——那些可以在瞬间暴涨或跑路的病毒式社区驱动代币。Jeff 的故事在这里产生共鸣,因为 meme 领域到处都是失败的案例。一场糟糕的发射?拍拍灰再来一次。就像 Jeff 从失败的预测市场转向顶级 DEX,meme 开发者也常通过不断迭代找到成功之道。

想想看:Hyperliquid 的 HYPE 代币带有那种 meme 式的热度,更多是由自然增长和社区氛围推动,而不是大笔资金的支撑。这提醒我们在区块链世界中,持续性往往胜过完美。CZ 的致意也凸显了行业的支持面——即使像 YZi Labs 这样的大玩家,最近还宣布了一个针对 BNB Chain 项目的 10 亿美元基金,也会为建构者加油,不计较过去的失败。

来自加密战壕的教训

这个爆料不仅仅是八卦;对任何在 Web3 努力的人来说都是金玉良言。关键要点:

  • ​失败是燃料:​ Jeff 在 2018 年的挫折被一位 X 用户形容为“上了区块链的学费”。在加密世界,尤其是 meme 代币领域,快速转向往往能带来巨大回报。

  • ​自筹更有优势:​ 放弃 VCs 让 Hyperliquid 更贴近用户,避免了过度炒作或不公平的代币分配——这些都是 meme 项目应吸取以避免跑路的教训。

  • ​社区至上:​ CZ 的支持呼应了加密推特上的建构者精神,无论是 degens 还是开发者,都为卷土重来的故事加油助威。

随着行业的发展,像这样的故事能持续点燃激情。无论你是在交易 HYPE、准备发行自己的 meme 币,还是在场外观望,记住:今天的失败可能就是明天的独角兽。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更多关于 meme 代币生态及更广泛领域的见解。你对 Jeff 的历程怎么看?在评论里说说!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