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关于 Web3 远程工作的争论:Solana 对生产力与“饥饿”心态的见解

关于 Web3 远程工作的争论:Solana 对生产力与“饥饿”心态的见解

在快速发展的 Web3 世界里,区块链爱好者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进行交易、研究和构建,围绕远程工作是否有效的争论也愈演愈烈。最近在 X(前身为 Twitter)上的一场讨论凸显了这种紧张态势,将传统的监督观念与加密社区的自驱文化对立起来。

这场对话由 @redhairshanks86 的一条帖子引发,对方主张远程工作对大多数人而言行不通。他们认为,没有办公室监督的话,大多数人会松懈——开发者一边做多份工作或做副业,其他人在上班时间网购或去健身。将此与 DAOs(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即基于区块链、没有中央领导的团体)为何常常失败进行比较,发帖者强调没有监督时懒惰会占上风。

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尤其是在 Solana 生态内。自称为 Solana 的“绿骑士”、Arcium 的贡献者 @sol_nxxn 从 Web3 的拼搏视角反驳了这种观点。他指出,加密世界的大部分活动都是远程进行的——在家中交易、研究和创作。关键在于所谓的“hungry”心态:在还没有达到舒适收入水平之前,为成功而拼的驱动力。正是这种雄心吸引人们进入 Web3,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像 Solana 上的 meme tokens 这类波动市场潜在的回报。

配合 Solana 关于远程工作的推文的插图

这种心态在 meme token 领域尤其契合,在那里快速反应和持续警觉能把小额投资变成改变人生的收益。像 Solana 这样的平台以速度快、手续费低著称,使得远程创作者无需踏入办公室就能发布并推广代币。想想看:受病毒式话题启发的 meme coins 往往靠社区炒作兴旺,常由分布在不同时区的去中心化团队构建起来。

对该推文串的回复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一位用户指出,回报的承诺吸引了有动力的人进入 Web3;另一位则指出,真正扼杀生产力的不是远程工作本身,而是陷入“舒适停滞”——达到舒适阶段后丧失进取心。

归根结底,这场讨论凸显了我们在区块链领域对工作方式认知的转变。传统工作可能依赖上司盯着你,但在加密世界里,内在的驱动力——由对财务自由的向往推动——往往掌舵。对于那些盯着下一个大热 meme token 的区块链从业者来说,保持“hungry”心态,可能就是在湮没无闻与乘风破浪之间的分水岭。

如果你正要深入 Solana 或探索 meme tokens,记住:生产力不在于你在哪里工作,而在于你为什么工作。保持这种心态敏锐,Web3 的远程革命或许正适合你。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