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破解AI诱发精神病的迷思:社交媒体给模因币爱好者的启示

破解AI诱发精神病的迷思:社交媒体给模因币爱好者的启示

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与区块链世界中,模因币依靠病毒式传播和网络热度迅速发展,人们很容易陷入最新的恐慌之中。近日,知名加密风险投资公司Dragonfly Capital的管理合伙人Haseeb Qureshi在X(原Twitter)上发表了一篇发人深省的帖子,引发了社区广泛讨论。他反驳了“AI诱发精神病”的主流说法,将其比作过去对社交媒体和电子游戏的恐慌。作为亲历过科技热潮起伏的业内人士,他的观点与模因币的传播与演变过程产生了强烈共鸣。

Haseeb的帖子强调一个关键点:当数十亿人使用像AI这样的技术时,单纯因为规模庞大,必然会看到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性。他指出,诸如人们在与AI聊天机器人互动后心理恶化的轶事,无法证明因果关系。我们需要的是扎实的因果研究,考虑到基线发生率,也就是在没有相关技术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本身的正常发生率。

为说明问题,他提到“社交媒体损害青少年”辩论,指出大多数声称造成伤害的研究无法重复验证。对模因币爱好者而言,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社交平台是模因文化的生命线。想想Dogecoin或Shiba Inu如何通过推文、Reddit讨论串和TikTok视频爆红。如果社交媒体本质有害,我们早该看到更明确的证据了。

他附上了一份近期研究的精彩汇总,展示了多项研究未能找到社交媒体与青少年广泛伤害之间因果联系的规律。

关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汇总

这张图摘自Mike Masnick的文章,列出了包括Pew Research Center、美国心理学会(APA)、美国国家科学院等机构的主要研究。关键结论包括:

  • Pew的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是利大于弊。
  • APA指出,尽管最初有担忧,但没有发现社交媒体与伤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 牛津大学跨72国的研究没有发现社交媒体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证据。
  • 《儿科学杂志》强调青少年缺乏开放空间,而非社交媒体,是更大问题。
  • 多项牛津综述显示,社交媒体对大脑发育或整体健康没有影响。

最重要的是?美国国家科学院进行的大规模综述认为,没有证据支持社交媒体导致青少年健康在人口层面发生变化的观点。

这直接关联到加密领域,AI日益与模因币融合。诸如AI生成的NFT艺术或用聊天机器人推广模因币的项目层出不穷。但对AI造成群体精神病的担忧可能会扼杀创新,就像社交媒体禁令或监管可能削弱模因币病毒营销一样。

一位用户@0xfoobar的回复增添了有趣视角:AI模型具有连贯性,会放大本可能边缘化的声音,使问题看起来更普遍。Haseeb回应说,新奇让人害怕——“中央情报局通过电视对你讲话”(老生常谈)对比“ChatGPT确认你活在矩阵中”(病毒传播潜力巨大)。

对区块链从业者而言,这是提醒我们质疑炒作和恐慌。模因币依赖社区和模因,常常源自社交媒体的荒诞。如果我们轻易将社会弊病归咎于技术而无充足证据,就可能过度监管支撑我们生态系统的工具。

在Meme Insider构建知识库的过程中,让我们关注事实胜于感受。欢迎大家亲自查阅这些研究——原文链接可见于Techdirt报道等资源,并思考平衡观点如何助力我们驾驭AI在加密领域的角色。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敬请期待更多关于模因币世界新兴技术趋势的深度洞察。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