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演进的区块链世界里,关于架构选择的争论很常见。最近,Celestia 的联合创始人 Nick White 在回应 Lighter.xyz 创始人 Vladimir Novakovski 的一条推文时,激发了新的讨论。White 的观点是什么?如果你正在构建一个 appchain,为了追逐所谓的“L1 溢价”可能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下面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观点,并看看它对 meme token 领域意味着什么。
先做个快速解释:appchain 本质上是为特定应用定制的区块链,比如一个 DeFi 协议或游戏平台。L1 指的是 layer-1 区块链,比如 Ethereum 或 Solana,作为安全和共识的基础层。Rollups 则是 layer-2 (L2) 解决方案,它们把交易打包并在像 Ethereum 这样的 L1 上结算,在提供可扩展性的同时继承主链的安全性。
这场讨论起因于 Novakovski 的那句挑衅性话语:“Being an L1 is a bug, not a feature. An L1 is just an Ethereum L2 without any of the security and verifiability parts.”(成为 L1 是一种 bug,而不是特性。L1 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安全性和可验证性部分的 Ethereum L2。)他是在反转那种认为独立 L1 能带来声望或估值溢价——所谓的 L1 溢价——的观点。
White 在他的推文中回应道(链接见下):"If you're an appchain, being an L1 just for the L1 premium is retarded. Unless you genuinely want to become a security layer and developer platform for other apps, then just be a rollup and focus on your core product."(如果你是一个 appchain,仅仅为了 L1 溢价而做 L1 是很愚蠢的。除非你真心想成为为其他应用提供安全层和开发平台的存在,否则就做一个 rollup,把注意力放在核心产品上。)https://x.com/nickwh8te/status/1975998676049985604
直白且刺耳,但言简意赅。White 的论点是:除非你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让其他项目可以在你的链上启动(类似 Ethereum 的角色),否则你更适合做成一个 rollup。这样,你可以利用 Ethereum 经受过考验的安全性和可验证性,而不用去费力启动并维持自己的共识层。比起从零开始盖一座要塞,这更像是在高楼里租一个安全的公寓。
这一观点在社区中引起了共鸣。回复中有 @stakeingermany 认同并强调,rollups 能让团队专注于他们的核心产品而不被外界干扰。也有回复只是一个大笑的表情——这就是 crypto Twitter 的缩影。
那么,这和 meme token 有什么关系?meme coins 往往依靠炒作、社区和快速发行来繁荣。很多 meme 项目选择在像 Solana 这样的 L1 上出现,因为它速度快、交易费低,但 Ethereum 的生态仍然占主导地位。如果 meme token 的创建者想要通过 appchain 实现自定义功能——比如独特的 tokenomics 或内置的 meme 机制——White 的建议是,先以 rollup 形式启动可能更高效。这样你既能获得 Ethereum 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又能更容易实现互操作性,同时避免维护独立 L1 的开销。
举例来说,meme 领域的项目可以利用 rollup 技术为病毒式趋势或社区驱动资产创建专用链。Celestia 提供的工具,专注于 modular 架构下的数据可用性(data availability),能够让这种做法更加顺畅。这种路径可能会降低新 meme token 上线的门槛,鼓励创新,同时避免孤立 L1 带来的风险。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同意这一点。一些人认为,独立的 L1 提供主权性,如果能够赢得用户关注,可能带来更高的估值。但随着加密市场的成熟,效率和聚焦可能会比所谓的声望更有竞争力。
无论你是区块链开发者还是 meme token 的爱好者,这场争论突出了一个关键趋势:模块化设计正推动行业走向更专业、更互联的链条。关注像 Celestia 这样的项目如何发展——它们可能会塑造下一波 meme 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