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奏飞快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世界里,looping(循环杠杆)已成为放大收益的常见策略。但它经常引发疑问——当有人用更高收益的资产进行循环时,为什么还要以更低利率把稳定币借出去?Kamino 联合创始人 Marius 最近在一篇 X 帖子 中用一个简单的优先/劣后资本类比来解释这点。下面我们来拆解并弄清其中的机制。
对不熟悉的人来说,looping 涉及以抵押品借款然后用借来的资金购买更多相同资产,本质上是用杠杆放大你的仓位以提升回报。想象一下,存入一种年化收益 7% 的收益型代币,同时以 5% 的利率借出稳定币去买更多该代币。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提升收益的显而易见方法,但 Marius 直接回应了三个常见问题。
首先,为什么要以 5% 的利率把稳定币借给正在循环 7% 代币的人?归根结底是风险划分。出借者的角色类似传统金融中的优先资本(senior capital)——他们优先获得回报,并在损失面前有缓冲。借款人,即 loopers,则像劣后资本(junior capital),当局势恶化时首当其冲承担损失。
其次,为什么不干脆直接买入那个 7% 的代币并持有?直接买入并持有会让你直接暴露于该资产的价格和收益之下,没有杠杆带来的清算风险。looping 会同时放大收益和损失,所以这取决于你的风险偏好。
第三,为什么不自己以 5 倍杠杆去做循环以获得 15% 的回报(假设 LTV 为 80%)?同样,杠杆会放大风险。在高 LTV 下,即便是小幅的价格下跌也可能触发清算,导致仓位被彻底清空。
Marius 给出的关键见解在于损失吸收机制。如果该收益代币发生 10% 的损失——比如发行方出现问题——价格相应下跌。清算者会介入,出售 looper 的抵押品以偿还出借人。只要损失在清算缓冲范围内(即 1 减去 LLTV),出借人就能完全收回。也就是说,loopers 首先承担损失,保护出借人直到损失超过该缓冲为止。
这种设置意味着双方共同承担收益代币的信用风险,但劣后方(loopers)最初承担主要冲击。你要选择出借、买入持有还是做循环,取决于你对潜在损失和收益差价的判断。利用率、滑点和清算奖励等因素会增加复杂度,但核心仍是为出借人优先考虑安全性。
该线程下的回复也反映了这种细微差别。一位用户指出收益差有时不足以补偿出借人所承担的风险,另一位则询问如何监控像 USDC 这类资产的流动性。这些讨论突显了 DeFi 中的持续争论,尤其是在像 Kamino 这样基于 Solana 的平台上。
对于关注 meme 代币或稳定收益的区块链从业者来说,理解这些动态至关重要。循环杠杆可以在牛市中大幅提高回报,但也要求高度警觉。随着 DeFi 的发展,这类策略体现了创新与风险管理并存的特点。如果你在研究 Solana DeFi,像这样的线程是构建知识库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