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解读 Jesse Pollak 的愿景:Base 上的资本市场——从 Meme 到 AI 代理

解读 Jesse Pollak 的愿景:Base 上的资本市场——从 Meme 到 AI 代理

在 X 上的近期一条线程中,用户 @mayaadere 解读了 Base 背后构建者 Jesse Pollak 的一篇帖子,勾勒出一个未来:各种形式的价值在 Base 区块链上变成可交易的市场。这不仅仅关乎传统金融——而是把日常的数字元素变为可投资的资产。如果你关注 meme 代币或区块链技术,这个愿景可能会重塑我们对价值创造的看法。下面我们将基于这篇原始线程逐步拆解。

Pollak 的原帖列出:“App capital markets、Creator capital markets、Content capital markets、Meme capital markets、Network capital markets、Agent capital markets、Country capital markets——都在 Base 上。”Mayaadere 对此进行了扩展,解释了这些市场如何将以前不易交易的事物金融化。其核心是对一切吸引注意力、促进协调或蕴含价值潜力的事物进行“金融化”。

从 app capital markets 开始:想象一下,应用不再只是你用的工具,而是可以投资的流动资产。在 Base 上,应用成为链上实体,发行代币、产生手续费,并允许共享所有权。这使得风险投资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应用成功的投资者,像交易协议股份一样交易它。这里的转变是:应用从产品变成了小型经济体。

接着是 creator capital markets。个人创作者——艺术家、作家或影响者——将他们的声誉和产出变成可投资的资产。通过 social tokens 或收益分成机制,粉丝可以投资创作者的未来收入。就像在创作者成名之前押注他们的潜力,让创作者经济更具活力和可参与性。

content capital markets 更进一步,把内容本身金融化。推文、视频、长文或 meme 都可以成为可交易的 NFT,人们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投机。像 Base 上的 Zora 这样的平台已经支持把帖子铸造成可交易的资产。对创作者而言,这意味着能捕获二级市场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初次销售——每一件内容都可能催生自己的市场。

现在讲到 meme capital markets——这正是我们 Meme Insider 的关注点。meme 不只是搞笑图片或想法;它们被金融化,借由叙事和情绪驱动流动性。想想像 PEPE、DOGE 或 BONK 这样的币,meme 本身成为一种文化货币。在 Base 上,meme 变成“叙事衍生品”,交易者在注意力套利上下注。这个市场依赖社区热度,让 meme 成为加密资本流动中的强大工具。

network capital markets 专注于区块链、协议和 DAO 作为核心资产。这里的价值随网络效应增长——更多用户意味着指数级增长,而不仅仅是线性收入。Base 将自身定位为这些网络的基础,使得任何人都能投资于代币化的网络。

agent capital markets 引入了 AI。想象拥有自己钱包、能交易代币并自主运行的 AI 代理。每个代理都可以代表一个微型经济体,融合 AI 与加密金融。这可能催生由 AI 驱动的市场,机器人作为平等参与者参与并自动创造价值。

最后是 country capital markets:国家或网络国家将国库、国籍甚至 GDP 代币化。这是通过代币化实现的终极全球化,把国籍变成可交易资产。虽然听起来很未来主义,但它暗示了 Base 可能支持的主权级别金融实验。

总体来看,这条线程把 Base 描绘为不仅仅是以太坊的 Layer 2——它是下一波数字资本市场的平台。从应用到 meme、从 AI 到国家,一切都被代币化并可交易。对于 meme 代币爱好者来说,这强化了 meme 在更广泛价值生态中的位置,可能促生更复杂的基于 meme 的投资方式。随着区块链的发展,关注 Base 可能会揭示这个被金融化世界中的下一个重大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