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深入解析 Zora 的飞轮:革新 meme 代币的经济学

深入解析 Zora 的飞轮:革新 meme 代币的经济学

嘿,梗币爱好者和区块链玩家们!如果你一直在关注不断演变的 meme 代币世界,可能已经在 X(原 Twitter)上看到一条关于 Zora 的热门线程。由 Delphi 的研究主管 @ceterispar1bus 发布,这条推文推荐了研究员 @yeak__ 所做的“你需要的关于 @zora 的唯一深度解析”。它坦诚地剖析了 Zora 的代币经济学,借鉴了过去的协议、市场机会,以及利弊得失。更妙的是——文中还附有 Delphi Digital 报告的 15 次免费阅读链接。让我们来拆解一下,看看为什么加密社区都在讨论它。

首先,如果你对 Zora 不熟,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围绕“铸币”(coining)展开的平台——把内容、创作者和想法变成可交易的代币。它以创作者币(creator coins)和内容币(content coins)为核心,本质上是与个人或特定帖子挂钩的 meme 代币。核心在于它的飞轮模型(flywheel model),这是加密圈常说但少有成功落地的概念。根据该线程,Zora 的机制简单却强大:每笔交易收取 3% 费用,平均分成——1% 给创作者,1% 给 Zora,1% 给流动性提供者(LPs)。

图示 Zora 的创作者飞轮,显示注意力、创作和入驻循环

拆解飞轮模型

Zora 上的每个资产都直接或间接与 $ZORA 配对。内容币连接创作者币,创作者币再与 $ZORA 配对。这创造了两个关键的价值驱动:费用和销毁(sinks)。作为基础交易对,$ZORA 受益于回购——LP 费用的一半(每笔交易 0.5%)会被用于回购 $ZORA 以增强流动性。总体来看,每笔交易有 2.5% 会对 $ZORA 产生买盘压力,因为支付给 Zora 和创作者的奖励也以 $ZORA 支付。

什么让这套机制更有韧性?该线程将其与曾经启发 Zora 但失败了的 Virtuals 做了对比。Virtuals 在启动时有一个很强的飞轮,依赖于为新代理(比如 AI 或虚拟实体)使用的绑定曲线(bonding curves)。但随着代币成熟,流动性分散——转移到 Uniswap v3 或像 USDC 这样的配对,削弱了代币的“汇入回路”(token sink)。

图表显示 Virtuals 的飞轮更偏向经济联系而非代币销毁,及市值趋势

Zora 通过将所有交易量导向官方、规范的池来修复这一问题。没有流动性分散意味着这个“销毁”机制能贯穿币的整个生命周期,随着持续的交易量保持飞轮运转。

3% 费用可持续吗?

怀疑者可能会对 3% 的费用嗤之以鼻,认为太高。但该线程指出了先例:NFT 市场在其高峰期以 ~10% 的手续费处理了每月 50 亿美元的交易量。即便是 Solana 的“trenches”——它的 meme 币生态,也通过池费、应用收费、MEV 和抢单损失等方式,实际实现了约 3% 的综合费用。

在悲观情形下,Zora 只是这些“trenches”的精修版:更好的代币经济学、更优的分配和更强的品牌化。它揭示了隐藏成本并在生态内循环价值。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Zora 币的交易量——那将推动飞轮运转。

图表描绘 Virtuals 代理池的 TVL 和池中的 VIRTUAL 代币

利弊权衡:说实话

这篇深度解析并不回避现实。利好包括对 $ZORA 的持续价值累积、创作者与交易者间利益对齐,以及从 Virtuals 流动性问题中吸取的教训。文章有时既幽默又直白,承认加密圈对“飞轮”一词的过度使用,但争辩说 Zora 确实配得上这个称呼。

另一方面,如果高费用无法被更优的流动性和用户体验抵消,可能会阻碍交易量。还有市场饱和或监管风险在 meme 代币领域潜伏。但总体上,它被定位为一个提升版,有望用更智能的经济学捕捉 meme 交易的混沌能量。

如果这激起了你的兴趣,阅读全文报告,享受更多笑点与洞见:Zora Can't Stop Coining。别忘了查看 X 上的原始线程以了解社区反应:查看推文

在快速变化的 meme 币世界,Zora 也许正是那个能让派对可持续继续的协议。你怎么看——准备好为下一个大点子“铸币”了吗?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更多关于新兴代币经济学和区块链趋势的更新!

你可能感兴趣